线程数量怎么设置才最合理

应用开发2025-11-03 23:58:4555349

 在程序开发中,线程常常为了提高性能,数量设置我们使用多线程进行开发,才最而针对多线程常常使用线程池来处理,合理线程池可以带来很多好处,线程有兴趣的数量设置可以看看之前干货君写的文章:线程池ThreadPool看完这篇就够了

 

那么现在有个问题来了,在应用中,才最针对多线程开发,合理线程数量我们要怎么设置才最合理呢?线程是不是越多越好?

当然不是,在多线程中,数量设置不得不提的才最上下文切换

上下文切换

首先在单核CPU中,也是合理可以处理多线程的,只是线程CPU通过给每个线程分配CPU时间片来处理的,假设我们有A、数量设置B两个线程执行任务,才最CPU在非常短的时间(时间片)执行A线程,然后再执行B线程,如此往复执行,亿华云计算不停的切换(切换时保持之前的状态),由于时间片的间隙非常短,让我们感觉是同时执行的,即多线程,而这种切换就叫上下文切换。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上下文切换,必然会出现之前的状态保持和启动,必然会导致性能的损耗,因此多线程的数量多就不一定快,也就说明了线程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那么怎么合理的设置线程数量呢?

多线程任务分类

通常针对多线程一般分为两类场景:

IO密集型:IO密集型通常指程序运行期间,大部分的耗时是用来进行I/O操作,而这个时间线程不会占用CPU来处理。

CPU密集型:CPU密集型通常是云服务器指系统运行时会消耗掉大量的CPU资源,例如需要大量的计算,一些复杂运算,逻辑处理之类的。

因此针对不同场景线程的数量设置也不一样

I/O密集型

由于系统运行大部分都是在进行I/O交互,并不会暂用cpu资源,因此可以提高线程数,对线程数可以用以下计算公式:

最佳线程数 = ((线程等待时间+线程CPU时间)/线程CPU时间 )* CPU核心数

这样假设线程无等待,最佳线程数 = 1 * CPU核心数,而实际上线程一般都会存在等待时间,可以保守认为等待时间和线程CPU时间一样,即 2 * CPU核心数,因此一般都设置为

最佳线程数 = CPU核心数 * 2

CPU密集型

对于CPU密集型的,绝大部分都是利用cpu资源进行计算,因此一般对于此类场景,最佳线程数量设置为CPU核心线程数+1,以充分利用多核心CPU的处理能力。

最佳线程数 = CPU核心数 + 1

java获取cpu核心数的方法如下:

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本文地址:http://www.bzve.cn/news/640d6619869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乐视1s手机评价如何?(从用户角度看乐视1s手机的优点和问题)

机器学习进阶之深入思考逻辑回归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为什么Kafka在2.8版本中会“抛弃”Zookeeper

盘点Python基础之字符串的那些事儿

Pixelbook教程(探索Pixelbook的功能与技巧,体验极致的电脑操作体验)

阿里二面:什么是mmap?

工作中的设计模式 —— 门面模式

SonarQube检查项目中是否存在秘钥信息

友情链接

滇ICP备2023006006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