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外星人17散热性能的奥秘(揭开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神秘面纱)
在当今电脑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游戏爱好者对于高性能电脑的面纱需求越来越高。而外星人17作为一款备受赞誉的探索统游戏本,在游戏圈中拥有极高的外星外星口碑。然而,人散热性人散热系究竟是奥秘什么因素使得外星人17能够在激烈的游戏环境中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揭开重要性——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它?
外星人17散热系统是整个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脑在长时间运行时能否保持稳定。神秘好的面纱散热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电脑的温度,提高电脑的网站模板探索统运行效率,并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设计理念与特点——从外形到内涵
外星人17的散热系统采用了创新的设计理念,不仅在外形上具有独特的外观,还在内涵上融入了先进的散热技术。其独特的外形设计不仅增加了外星人17的辨识度,还能提升空气流动效果,增加散热效率。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风扇与散热片
外星人17的散热系统主要由风扇和散热片两个核心组成。风扇通过高速转动,将热空气带出电脑内部,起到冷却作用。而散热片则通过与风扇协同工作,有效地将热量传导到大气中。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卓越性能——大胆创新的结果
外星人17散热系统采用了大胆创新的技术,使其具备卓越的散热性能。通过优化风道设计、增加散热片面积和改进风扇转速控制等手段,使得外星人17能够在高负载下保持较低的免费源码下载温度。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静音性能——游戏与安静的完美结合
除了散热性能外,外星人17散热系统还具备出色的静音性能。通过优化风扇叶片形状、改进轴承结构和增加隔音材料等手段,使得外星人17在高负载运行时依然保持低噪音,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游戏环境。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热管理技术——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的关键
外星人17散热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热管理技术,能够精确控制电脑的温度。通过智能温控技术和多个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外星人17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风扇转速,保持电脑的良好运行状态。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优化与维护——让电脑始终如一
要保证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高效工作,玩家需要进行定期的优化与维护。清洁散热孔、定期更换散热膏以及合理使用电脑等措施都能够帮助维持外星人17的散热性能。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实用性——满足玩家多样需求
外星人17散热系统不仅具备出色的IT技术网性能,还具有极高的实用性。无论是进行高强度游戏还是进行大规模渲染,外星人17都能够满足玩家的多样化需求。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发展前景——持续创新的动力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为电脑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高效、智能化的散热系统出现,为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竞争对手——谁是最强的挑战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外星人17散热系统也面临着诸多竞争对手。其他品牌的游戏本也在不断提升散热性能,给外星人17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用户评价——真实的使用感受
通过查阅用户评价可以了解到,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表现深受玩家好评。他们认为外星人17能够在长时间运行时保持低温,提供流畅的游戏体验。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改进方向——持续追求卓越
即便外星人17散热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降低噪音水平以及增加智能化功能,是外星人17散热系统未来的改进方向。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应用领域——不只是游戏本
除了游戏本,外星人17散热系统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从工作站到服务器,外星人17散热系统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满足用户对于性能和稳定性的需求。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投资回报——值得每一分钱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优秀性能使得它成为一款值得投资的产品。尽管价格相对较高,但从长期使用效果来看,外星人17的散热系统能够为玩家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外星人17散热系统的结论——成就玩家梦想的利器
综上所述,外星人17散热系统凭借其卓越的散热性能、静音性能以及实用性,成为了游戏爱好者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利器。无论是游戏还是其他应用,外星人17都能够带给玩家流畅、稳定、安静的体验,成就他们的游戏梦想。
本文地址:http://www.bzve.cn/news/555f569938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一早起来打开电脑,无法启动显示 no such device blablablagrub rescue>灰常的茫然,无奈,只得开启家中的那台老家伙。一顿baidu google 后,大概清楚是因为昨天晚上的自动升级导致,grub加载软件出了些问题。网上有两种解决方法:本人尝试一种:成功了! 由于这个问题相当普遍,所以写个小报告,为后人指点迷津~~~本人电脑装有xp 和 ubuntu10.04 。问题描述:开机初使化过程中出现的grub错误,原因可能多种,我这是由于升级导致的原因: 主引导记录MBR消失了。解决方法:一种是在windows中修复MBR(mbtfix。Exe)另一种是在ubuntu中修复MBR普及下知识MBR:The MBR may be used for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Holding a disks primary partition table.Bootstrapping operating systems, after the computers BIOS passes execution to machine code instructions contained within the MBR.Uniquely identifying individual disk media, with a 32-bit disk signature; even though it may never be used by the machine the disk is running on.我是通过第二种方法:自行制作一个livecd,一种可以自启动的linux 安装盘 。我没法烧cd,所以通过U盘制作了一个启动盘: 网址: http://www.ubuntu.com/desktop/get-ubuntu/download上面有很详细的步骤。1.首先下载一个ubuntu的iso镜像文件2.下载universal usb installer3.运行installer 將u盘制作成启动盘(移动硬盘不行)4设置电脑的加载顺序,“先启动usb设备”。重新启动5.直接启动ubuntu,打开terminal。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lilosudo lilo -M /dev/sda mbr(忽略所有警告,我们只要mbr)6,重启,修改加载顺序,一切正常~~~
小心谨慎或灾难体验会让每一个系统管理都认识到频繁的系统备份的重要性。你可以通过编写管用的旧式 shell 脚本,或使用一个(或几个)适合这项工作的备份工具来完成备份任务。因此,当你要实施一个备份解决方案时,你了解的备份工具越多,你做出的决策就会越明智。在该文中,我们将为你介绍 backupninja ,这是一个轻量且易于配置的系统备份工具。在诸如 rdiff-backup, duplicity, mysqlhotcopy 和 mysqldump 等程序的帮助下, Backupninja 可以提供常用的备份功能,如执行远程的、安全的和增量式的文件系统备份,加密备份以及 MySQL/MariaDB 数据库备份。你可以选择性地开启使用 Email 状态报告功能,也可以对一般的硬件和系统的信息进行备份。 backupninja 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它拥有一个内建的基于控制台的向导程序(被称为 ninjahelper),而后者允许你为不同的备份情景轻松地创建配置文件。假如非要说的话,backupninja 的缺点是:为了充分使用其所有的功能,它要求安装一些其他“助手”程序。尽管 backupninja 有针对基于 Red Hat(红帽)的发行版本的 RPM 安装包,但 backupninja 针对 Debian 及其衍生发行版本的依赖进行了优化。所以不建议在基于 Red Hat 的系统上尝试 backupninja 。在这篇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基于 Debian 的发行版本上安装 backupninja 。安装 Backupninja以 root 账户来运行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aptitude install backupninja 在安装的过程中,有几个文件和目录将被创建: /usr/sbin/backupninja 是个 bash shell 的主脚本; /etc/cron.d/backupninja, 默认情况下,设置 cron 任务来每隔一个小时运行上面的主脚本; /etc/logrotate.d/backupninja 截断由 backupninja 程序产生的日志; /etc/backup.d/ 是备份操作的配置文件驻留的目录; /etc/backupninja.conf 是包含一般选项的主配置文件。这个文件带有良好的注释且详细解释了每个选项的含义; /usr/share/backupninja 是那些 backupninja 所使用的脚本所处的目录。这些脚本文件负责执行实际的工作。在这个目录中,你还可以找到 .helper 文件,它们可以被用来配置和设定 ninjahelper 的菜单; /usr/share/doc/backupninja/examples 含有操作配置文件(即通过 ninjahelper 产生的文件)的模板。首次运行 Ninjahelper当我们尝试启动 ninjahelper 时,我们可以看到可能需要一个内部依赖程序。假如系统进行了提示,请输入 “yes” 并敲下回车键来安装 dialog(一个用于从 shell 脚本中显示友好对话框的工具)。当你在键入 yes 后再敲回车键时,backupninja 将会安装 dialog,一旦安装完成,将呈现出下面的截屏:案例 1: 备份硬件和系统信息在启动了 ninjahelper 之后,我们将创建一个新的备份操作:假如必要的助手程序没有被安装,下面的截屏将会呈现在我们眼前。假如这些软件包已经在你的系统上安装了,请跳过这一步。接下来的一步需要你选取相关条目来作为此次备份任务的一部分。前四个条目已经默认被选上了,但你可以通过在条目上按空格键来撤消选择。一旦你完成了上面的步骤,按 OK 选项来继续。接着你将能够选择是愿意使用默认的配置文件(/etc/backup.d/10.sys)来完成这次备份操作,还是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若为后者,一个含有与默认配置文件内容相同的文件将会在相同的目录下被创建,但它被命名为 11.sys,后续的备份操作将会创建类似的文件(注:只不过命名的序号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一旦这个新的配置文件被创建,你便可以使用你喜爱的文本编辑器来编辑该文件。案例 2: 一个远程目录的增量式 Rsync 拉取备份正如你最有可能知道的那样, rsync 被广泛地用于通过网络同步文件或文件夹。在接下来的例子中,我们将讨论一个使用硬链接来为一个远程目录做增量式拉取备份的方法,它被用来保存历史数据以及在我们本地的文件服务器中恢复这些历史数据。这个方法将帮助我们节省空间并增强位于服务器端的安全性。步骤 1:编写一个带有如下内容的自定义脚本,放在 /etc/backup.d,并将它的权限设置为 600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一般的配置文件,这个目录可能还包含当 backupninja 执行时你想运行的一些脚本文件,它们可以发挥出位于主配置文件中的变量的优势。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REMOTE USER user=root # REMOTE HOST host=dev1 # REMOTE DIRECTORY remotedir=/home/gacanepa/ # LOCAL DIRECTORY localdir=/home/gacanepa/backup.0 # LOCAL DIRECTORY WHERE PREVIOUS BACKUP WAS STORED localdirold=/home/gacanepa/backup.1 mv $localdir $localdirold # RSYNC rsync -av --delete --recursive --link-dest=$localdirold $user@$host:$remotedir $localdir在上面的配置中, rsync 的 ‘--link-dest’ 选项的作用是为位于 $localdir-old 目录中那些没有改变的文件(包含所有属性) 硬链接到目标目录($localdir)。步骤 2:在 backupninja 第一次运行之前,上层目录(这个例子中指的是 /home/gacanepa) 是空的。第一次我们执行下面的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backupninja -nbackup.0 目录就被创建了,并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它的名称将会被更改为 backup.1。当我们第二次运行 backupninja 时, backup.0 将会被重新创建,而 backup.1 保持不动。步骤 3: 确保 backup.1 里面的文件硬链接到 backup.0 里的文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文件的 inode(i 节点)数和目录的大小来达到此目的。总结Backupninja 不仅是一个经典的备份工具,它也是一个易于配置的实用程序。你可以通过编写你自己的控制脚本,用放在 /etc.backup.d 中的不同的配置文件来运行 backupninja 。甚至你还可以为 ninjahelper 编写助手程序,并将其包括在 ninjahelper 的主界面上。例如,假如你在 /usr/share/backupninja目录中创建了一个名为 xmodulo 的控制脚本,它将自动运行那些位于 /etc/backup.d 目录中以 .xmodulo 为后缀的每个文件。假如你决定添加你的 xmodulo 控制脚本到 ninjahelper 中, 你可以编写相应的助手程序,即 xmodulo.helper 。另外,假如你想 让 backupninja 运行其它的脚本,只需把它添加到 /etc/backup.d 目录中就可以了。
ubuntu gedit中文乱码看起来很烦人,本文提供两种解决途径,终端命令行途径或者图形界面操作途径,其实原理都是增加编码类型,问题显示如下图,查看文档内容,发现乱码方法一:终端途径1、打开终端2、在终端中输入下面的内容,回车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gconftool-2 --set --type=list --list-type=string /apps/gedit-2/preferences/encodings/auto_detected [UTF-8,CURRENT,GB18030,BIG5-HKSCS,UTF-16] 方法二:图形界面途径1、同时按住 Alt-F2,打开“Run Application”窗口2、输入gconf-editor,点击“Run“,进入Configuration Editor界面3、点击左边的”+“号找到 /apps/gedit-2/preferences/encodings,并单击4、右键auto_detected,点击“Edit Key”5、点击“Add”,在New list value处输入GB18030,点击OK6、选中列表最下面的“GB18030”,点击右边的“Up”,直到“GB18030”移动到列表的最上方7、点击OK关闭Configuration Editor8、再次查看文档内容,乱码消失注意事项:命令行的命令不要输入错误。
1.下载获取字体并解压安装对于开源操作系统而言,Ubuntu平台默认自带很多字体。但通常情况下用户或许对已有字体并不能满足需要。因此,类似Windows系统一样,用户可以在Ubuntu 14.04、14.10或者像Linux Mint之类系统中安装额外的字体。步骤一: 获取字体首先,下载你所选择的字体。用户会现在你或许在考虑下载字体,通过搜索引擎可以给你提供几个免费的字体网站。用户可以先去看看Lost Type的字体(点击下载),Squirrel也是一个下载字体的网站(点击下载),用户都可以从这两个网站找的需要新字体。步骤二:Ubuntu中安装新字体对于用户来讲,下载的字体文件可能是一个压缩包,先解压它大多数字体文件格式是TTF (TrueType字体) 或者OTF (OpenType字体)。无论是哪种格式,双击字体文件后会自动用字体查看器打开。这里用户可以在右上角看到安装选项。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字体时不会看到其他信息。几秒钟后会看到状态变成已安装,表示字体已经安装完毕。安装完毕后,用户就可以在GIMP、Pina等应用中看到你新安装的字体。2.在Ubuntu上一次安装多字体要在Ubuntu中一次安装多个字体,需要在home目录下创建一个.fonts文件夹(假如它不存在的话),并把解压后的TTF和OTF文件复制到这个文件夹内。在文件管理器中进入home目录。按下Ctrl+H 显示Ubuntu中的隐藏文件,右键创建一个文件夹并命名为.fonts。 值得提醒的是在Linux中,文件前面加上“.”意味在普通的视图中都会隐藏。另外,用户可以通过安装字体管理程序,在图形用户界面管理字体。要在Ubuntu中安装字体管理程序,打开终端并输入下面的命令:要卸载字体管理器,使用下面的命令:在此推荐一下文泉驿正黑字体作为具体示例~上图是在 Xubuntu 14.04 自带文本编辑器 Mousepad 里的字体效果。喜欢锐利清晰字体的 Ubuntu 用户,可以安装文泉驿正黑: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fonts-wqy-zenhei 然后在系统字体设置里应用“文泉驿点阵正黑”字体即可。
探索MQD42CH/A的优势与特点(揭秘MQD42CH/A的强大功能及性能表现)
在 Ubuntu 上玩儿 Dota2 时,我们需要启用独立显卡,否则游戏体验会受到影响。1、首先在BIOS中启用独显。很多 BIOS 中是默认开启独显的,假如你没有改过这项设置,一般可以跳过此步。2、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nvidia-331 nvidia-settings nvidia-prime按下回车键,询问是否继续时选y (yes),等待安装完成。nvidia-331 中的 331 是现在的最新版本,你可以去N卡官网查看最新版本,也可以输入“sudo apt-get install nvidia-”之后按tab键,看看最大的版本号是多少。3、安装完成后,打开 Dash,输入 nvidia 过滤应用。有时不用输入完就能看到大家要找的应用了。找到 NVIDIA X Server Setting,点击进入。4、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使用集成显卡还是独立显卡,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置。
个人平常经常用到 TeamViewer,TeamViewer 10 发布之后提供了显著的性能优化,还同时提高了语音传输质量、优化了登录时间及提高多核处理器的处理能力。现在将在 Ubuntu 15.10 中安装 TeamViewer 10 的步骤记录说明一下,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用。Ubuntu 15.10中安装TeamViewer 10安装过程非常简单,大家按如下步骤操作即可:1.使用终端下载安装程序(32位和64位Ubuntu通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pkg -i teamviewer_i386.deb 3.使用如下命令处理依赖问题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f 安装好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啦!跟 Windows 版本界面都差不多。以上就是Ubuntu 15.10中安装TeamViewer 10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今天查了一下,squid对dns的支持是这样一个原理: 1、假如dns server发送域名时带有ttl,则以此ttl为准,一般dns server都会带有对ttl的支持,现在我用的dnsmasq默认ttl是0。 2、假如dns server没发送ttl(ttl=0),squid就以自己的配置positive_dns_ttl为准,这个配置默认是6小时。 3、原先squid里配置的一个negative_dns_ttl,证实是配错了,这个配置指的是squid在取不到域名(出错)的情况下会多久再去重取。 我原先的情况是positive_dns_ttl和dns server的ttl都没有配置而配置了negative_dns_ttl,这时squid以默认的positive_dns_ttl为准,即6小时,这个时间对web服务器来说太长了。当前我解决的办法是修改dns server的ttl为60 有些朋友可能是用bind来做的dns,bind可能默认的ttl并不是0,所以用positive_dns_ttl配置不起效的话,修改ttl值就好。 附:检测dns服务器ttl值的方法 在一台linux机器上,修改/etc/resolv.conf将dns指向到要测试的dns,然后执行 dig test.com 假如该dns能解析test.com,就会返回一系列数据,其中有一列指明了ttl值,一试即知。
热门文章
- 1红米2A质量评测(关注红米2A的关键质量问题,让你购买更明智!)
- 2安装命令: 功能说明:检查、设定系统的各种服务。 语法:chkconfig [--add][--del][--list][系统服务]或 补充说明:这个是redhat公司遵循gpl规则所开发的程序,它可以查询操作系统在每一个执行等级(runlevel)中,会执行哪些系统服务,其中包括各种daemon。 linux os 将操作环境分为以下7个等级: 0:开机(请不要切换到此等级) 参数: --add 新增所指定的系统服务 chkconfig命令主要用来更新(启动或停止)和查询系统服务的运行级信息。谨记chkconfig不是立即自动禁止或激活一个服务,它只是简单的改变了符号连接。 语法: chkconfig --list [name] chkconfig 没有参数运行时,显示用法。假如加上服务名,那么就检查这个服务是否在当前运行级启动。假如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假如在服务名后面指定 了on,off或者reset,那么chkconfi 会改变指定服务的启动信息。On和off分别指服务被启动和停止,reset指重置服务的启动信息,无论有问题的初始化脚本指定了什么。On和off开 关,系统默认只对运行级3,4,5有效,但是reset可以对所有运行级有效。 --level选项可以指定要查看的运行级而不一定是当前运行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每个运行级,只能有一个启动脚本或者停止脚本。当切换运行级时,init不会重新启动已经启动的服务,也不会再次去停止已经停止的服务。 chkconfig --list :显示所有运行级系统服务的运行状态信息(on或off)。假如指定了name,那么只显示指定的服务在不同运行级的状态。 chkconfig --add name:增加一项新的服务。Chkconfig确保每个运行级有一项启动(S)或者杀死(K)入口。如有缺少,则会从缺省的init脚本自动建立。 chkconfig --del name:删除服务,并把相关符号连接从/etc/rc[0-6].d删除。 chkconfig [--level levels] name :设置某一服务在指定的运行级是被启动,停止还是重置。例如,要在3,4,5运行级停止nfs服务,则命令如下: chkconfig --level 345 nfs off 运行级文件: 每个被chkconfig管理的服务需要在对应的init.d下的脚本加上两行或者更多行的注释。第一行告诉chkconfig缺省启动的运行级以及启动 和停止的优先级。假如某服务缺省不在任何运行级启动,那么使用 - 代替运行级。第二行对服务进行描述,可以用/ 跨行注释。 附加介绍一下Linux系统的运行级的概念: 范例: 1.查看在各种不同的执行等级中,各项服务的状况: 2.列出系统服务vsftpd在各个执行等级的启动情况: 3.在执行等级3,5时,关闭vsftpd系统服务: 4.在执行等级2,3,5时,开启 vsftpd系统服务: 5.关闭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服务 ->假如没有打印机: chkconfig --level 235 cups off 假如没有局域网: chkconfig --level 235 smb off 假如不需要远程用户登录的: chkconfig --level 235 sshd off 假如不需要定时任务的: chkconfig --level 235 crond off 假如不需要添加新硬件的: chkconfig --level 235 kudzu off
- 3前面两个经验我们准备好了安装Ubuntu15.04所需的工具和文件。一是下载好了Ubuntu15.04的系统镜像,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官网下载,要到其英文官方网站上去下载最新的,假如是中文官网的话,可能内容较旧。二是我们通过Virtualbox新建好了一个虚拟机,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准备好了一台PC机。下面我们正式开始系统安装吧。软件名称:Ubuntu 14.04 官方正式版软件大小:752MB更新时间:2014-05-071、点击“Start”,打开虚拟机,启动系统安装。2、我们选择“Install Ubuntu”可以直接开始安装,也可以先试用,选择“Try Ubuntu”,然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安装。此处,我们直接选择“Install Ubuntu”。3、此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Ubuntu桌面系统期间,最好断开网络,不然它会安装过程中连接互联网进行一些更新,这样会安装很慢。因此,我们断开网络。方法:在虚拟机右下角的网络图标上,选择断开。4、断开后,过一会,is connected to Internet 前面会变一个X字,表示网络已经断开。5、点击“Continue”继续,进入安装类型的选择,我们选择默认,“擦除磁盘并安装系统”,点击“Install Now”。6、需要确认,我们点击Continue继续。7、进入区域选择,我们选择Shanghai,或者直接输入Shanghai也是可以的。点击Continue。8、进入键盘布局配置,我们默认,继续Continue。9、进入用户配置。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点击Continue。10、此时就会进入安装界面了,我们可以来杯coffee了。11、安装成功。12、点击”Restart Now“,重启进入安装好的Ubuntu桌面系统。输入刚刚设置的密码,登录系统。
- 4关于 update-rc.d 的一些使用介绍 命令功能 update-rc.d -f remove 从所有的运行级别配置目录中是删除指定的服务 update-rc.d start 配置服务在运行级别列表中按指定的顺序启动 update-rc.d stop 配置服务在运行级别列表中指定的顺序停止 update -rc.d与RH的chkconfig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update-rc.d是要设置所以指向/etc/init.d目录下服务脚本的运行级别链接,而chkconfig是要每一个运行级别单独配置服务。从本质上来说,这也就意味着每次我们使用update-rc.d改变一个运行级别,我们就不得不改变所有的。例如,下面的命令序列与命令chkconfig -level 2345 inetd off的作用相同: $ update-rc.d -f inetd remove $ update-rc.d inetd stop 20 0 1 2 3 4 5 6 . 第一个命令移除了所有的指向/etc/init.d/inetd服务脚本的运行级别链接,-f标志将会使得update-rc.d即使在inetd脚本本身已经存在的情况仍然进行相应的处理。第二个命令在每一个运行级别创建了一个服务级别为20的停止脚本。例如,这会创建一个 /etc/rc3.d/K20inetd的符号链接来禁止运行级别3中inetd的运行。(在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大家要显示的添加reboot与 shutdown运行级别,即0和6,仅管其中所有的服务都会被设置成为“stop“)。作为另外的一个例子,下面所显示的命令将会在运行级别3到5允许 inetd的运行,而在其他的运行级别中则被禁止: $ update-rc.d -f inetd remove $ update-rc.d inetd start 20 3 4 5 . Stop 20 0 1 2 6 . Debian的update-rc.d最初看起来会叫人有一些迷惑,但是旦我们明白,我们就会发现他可以多么出色的完成我们的工作。
- 5小天苹果皮的惊人功效(探秘小天苹果皮的保健奇迹)
- 61、/etc/profile:在登录时,操作系统定制用户环境时使用的第一个文件,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该文件被执行。2、/etc/environment:在登录时操作系统使用的第二个文件,系统在读取你自己的profile前,设置环境文件的环境变量。3、~/.bash_profile:在登录时用到的第三个文件是.profile文件,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当用户登录时,该 文件仅仅执行一次!默认情况下,他设置一些环境变游戏量,执行用户的.bashrc文件。4、/etc/bashrc:为每一个运行bash shell的用户执行此文件.当bash shell被打开时,该文件被读取。5、~/.bashrc:该文件包含专用于你的bash shell的bash信息,当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shell时,该该文件被读取。要使设置的环境变量立即生效,使用source命令,例如: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ln -sf ~/android/sdk/tools/* /usr/bin/.这样就可以直接执行draw9path之类的命令了
- 7Opera 9.5 正式版已经发布: Opera 9.5 已经解决了中文输入问题和字体选取混乱的问题。我们有新的字体替换机制用于 Opera 9.5 Beta 2 之后的版本 1. Flash Player 9 的插件取消了原来对非 gtk 程序调用的借口,导致非 GTK 浏览器无法调用 Flash 插件。受到影响的浏览器有 Opera 9.2x 和 Konqueror 。 2. 解决方法:使用 Opera 9.5 。 我们注意到这个问题对用户体验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在 Opera 9.5 解决。我们专门写了一个调用该类插件的 wrapper 程序,即使在 64 位 Opera 上,调用 Flash 插件也没有问题。 Flash Player 10 下载地址: http://download.macromedia.com/....../flashplayer10_install_linux_051508.tar.gz 下载后将 libflash*.so 复制到/usr/lib/browser-plugins 目录下,重启 Opera 9.5 即可自动调用。
- 8电脑对战公式算法错误分析与修复(揭秘电脑对战公式中的算法错误及解决方法)
- 9Linux系统中,软件安装通常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种安装方式:以源代码或者预编译包安装方法1、Deb包的安装方式: Ubuntu系统中,软件通常以deb格式的包文件发布,它是一种预编译软件包。deb包中除了包含已编译的软件,通常还包括软件的拷贝路径、对其它软件包的依赖关系纪录、比较通用的配置文件以及软件的描述、版本、作者、类别、占用空间等信息。 具体相关命令: dpkg -i xxx.deb | --install xxx.deb 安装deb软件包以上基本包罗了你在使用Ubuntu系统过程中涉及到关于软件安装的方法,关于软件安装使用基本都可以搞定吧
- 10Ubuntu或者Debian系统中update-rc.d命令,是用来更新系统启动项的脚本。这些脚本的链接位于/etc/rcN.d/目录,对应脚本位于/etc/init.d/目录。在了解update-rc.d命令之前,你需要知道的是有关Linux系统主要启动步骤,以及Ubuntu中运行级别的知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按指定顺序、在指定运行级别中启动或关闭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实例:update-rc.d apachectl start 20 2 3 4 5 . stop 20 0 1 6 .解析:表示在2、3、4、5这五个运行级别中,由小到大,第20个开始运行apachectl;在 0 1 6这3个运行级别中,第20个关闭apachectl。这是合并起来的写法,注意它有2个点号,效果等于下面方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启动后B才能启动,B关闭后A才关闭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启动和关闭顺序为90,级别默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修改LINUX默认启动级别# 0 – 停机(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设置为0 )# 1 – 单用户模式# 2 – 多用户,但是没有NFS# 3 – 完全多用户模式# 4 – 没有用到# 5 – X11# 6 – 重新启动(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设置为6 )# 对各个运行级的详细解释:0 为停机,机器关闭。1 为单用户模式,就像Win9x下的安全模式类似。2 为多用户模式,但是没有NFS支持。3 为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是标准的运行级。4 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用尽时,可以切换到这个模式来做一些设置。5 就是X11,进到X Window系统了。6 为重启,运行init 6机器就会重启。修改级别vi /etc/inittab把id:3:initdefault:中的3改为5就是默认进入图形界面了
- 11MegaCli这个命令可以用来监控raid状态、磁盘状况等,最近上了一批ubuntu系统跑openstack,问题是MegaCli在官网上只有rpm格式的包,没有deb的包,但是还是有办法解决的,rpm包也是可以在debian&&ubuntu上安装的。 可以到下列连接下载最新的zip文件包:http://www.lsi.com/Search/Pages/results.aspx k=MegaCLI&r=productfacet%3D%22AQxNZWdhUkFJRCBTQVMMcHJvZHVjdGZhY2V0AQJeIgIiJA%3D%3D%22%20os%3D%22AQVMaW51eAJvcwEBXgEk%22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安装完成后执行如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进入 8.00.48_Linux_MegaCLI.zip包所在的目录,执行如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egaCli不但能查询raid的状态,还能设置raid的状态,所以还是由管理员掌握比较好,这样就安装完毕了。下面来列举几个常用的用法:1.查看所有物理磁盘信息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dapter #0Enclosure Number: 1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dapter 0-VD 0: Cache Policy:WriteBack, ReadAheadNone, Direc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dapter 0-VD 1: Cache Policy:WriteBack, ReadAheadNone, Direc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dapter 0-VD 0: Cache Policy:WriteBack, ReadAheadNone, Direc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dapter 0-VD 0: Cache Policy:WriteBack, ReadAheadNone, Direc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dapter 0-VD 0: Disk Write Cache : Disks Defaul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or复制代码代码如下:or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或者以动态可视化文字界面显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或者以动态可视化文字界面显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也可以指定为某个阵列的专用热备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或者以动态可视化文字界面显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gaCli -PDRbld -ProgDsply -PhysDrv [1:5] -a0
- 12OpenVPN是一个用于创建虚拟专用网络加密通道的软件包,允许创建的VPN使用公开密钥、数字证书、或者用户名/密码来进行身份验证。OpenVPN能在Solaris、Linux、OpenBSD、FreeBSD、NetBSD、Mac OS X与Windows 2000/XP/Vista/7以及Android和iOS上运行,并包含了许多安全性的功能。配置OpenVPN 2.0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公钥基础设施)。PKI包括:服务端和每个客户端都有一个证书(也称做公钥)和私钥首先,我们必须安装OpenVPN软件。在Ubuntu 15.04和其它带有‘apt’包管理器的Unix系统中,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安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注意: 所有接下来的命令要以超级用户权限执行,如在使用sudo -i命令后执行,或者你可以使用sudo -E作为接下来所有命令的前缀。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拷贝“easy-rsa”到openvpn文件夹。然后进入到该目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第三,我们需要加载环境变量,这些变量已经在前面一步中编辑好了。生成密钥的最后一步准备工作是清空旧的证书和密钥,以及生成新密钥的序列号和索引文件。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完成。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在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默认的变量,这些变量是我们先前在“vars”中指定的。我们可以检查一下,如有必要进行编辑,然后按回车几次。对话如下Generating a 2048 bit RSA private key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该命令的对话如下:Generating a 2048 bit RSA private key复制代码代码如下:该命令的输出样例如下Generating DH parameters, 2048 bit long safe prime, generator 2复制代码代码如下:现在,生成完毕,我们可以移动所有生成的文件到最后的位置中。最后,我们来创建OpenVPN配置文件。让我们从样例中拷贝过来吧:然后编辑我们需要指定密钥的自定义路径一切就绪。在重启OpenVPN后,服务器端配置就完成了。Unix的客户端配置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加载环境变量然后创建客户端密钥我们将看到一个与先前关于服务器密钥生成部分的章节描述一样的对话,填入客户端的实际信息。假如需要密码保护密钥,你需要运行另外一个命令,命令如下在此种情况下,在建立VPN连接时,会提示你输入密码。现在,我们需要将以下文件从服务器拷贝到客户端/etc/openvpn/keys/文件夹。服务器文件列表:ca.cr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在此之后,我们需要重启OpenVPN以接受新配置。好了,客户端配置完成。安卓客户端配置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所有这些文件我们必须移动我们设备的SD卡上。然后,我们需要安装一个OpenVPN Connect 应用。接下来,配置过程很是简单:打开 OpenVPN 并选择“Import”选项虽然OpenVPN初始配置花费不少时间,但是简易的客户端配置为我们弥补了时间上的损失,也提供了从任何设备连接的能力。此外,OpenVPN提供了一个很高的安全等级,以及从不同地方连接的能力,包括位于NAT后面的客户端。因此,OpenVPN可以同时在家和企业中使用。
全站热门
Ubuntu(乌班图)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Linux操作系统。Ubuntu基于Debian发行版和GNOME桌面环境,而从11.04版起,Ubuntu发行版放弃了Gnome桌面环境,改为Unity,与Debian的不同在于它每6个月会发布一个新版本。ubuntu-Kylin中国定制版的Ubuntu桌面Linux系统,融入中国独有的特色。ubuntu默认是不能用root用户登录的,对于个人来说没有root用户权限非常麻烦。这里我将介绍Ubuntu keylin 14.04开启root用户登录;假如有需要的同学就一起学习下!!!1、为root用户设置密码安装完成如需使用root身份登录,可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设置root密码sudo passwd root,输入当前用户密码,然后输入两次设置的root密码;2、#切换到root用户sudo -s。输入root密码,进入root终端3、设置登录面板,使其实现root登录想要在登录界面使用root身份登录,可编辑 /usr/share/lightdm/lightdm.conf.d/50-ubuntu.conf目录下的 /usr/share/lightdm/lightdm.conf.d/50-ubuntu.conf文件,如没有此文件,直接创建 /usr/share/lightdm/lightdm.conf.d/50-ubuntu.conf进入 /usr/share/lightdm/lightdm.conf.d/cd /usr/share/lightdm/lightdm.conf.d/编辑50-ubuntu.conf文件内容最终为:[SeatDefaults]user-session=ubuntuautologin-user=rootgreeter-session=unity-greetegreeter-show-manual-login=truallow-guest=false修改完之后执行reboot命令重启Ubuntu生效;启动后以root身份自动登录autologin-user=root#手工输入登陆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greeter-show-manual-login=true#禁用guest用户allow-guest=false4、重启ubuntu命令行输入reboot回车,等待重启;启动后默认已root用户登录了。注意事项:学用户假如对于vim使用不熟悉可以使用gedit非常方便。
假如你想要使用多个Linux发行版,你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你要么安装到你的物理机或虚拟机中,要么以live模式从ISO文件启动。第二个选择,对硬盘空间需求较小,只是有点麻烦,因为你需要将ISO文件写入到U盘或CD/DVD中来启动。不过,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可选的折中方案:把ISO镜像放在硬盘中,然后以live模式来启动。该方案比完全安装更省空间,而且功能也完备,这对于缓慢的虚拟机而言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案。下面我将介绍怎样使用流行的Grub启动加载器来实现该方案。很明显,你将需要使用到Grub,这是几乎所有现代Linux发行版都使用的。你也需要你所想用的Linux版本的ISO文件,将它下载到本地磁盘。最后,你需要知道启动分区在哪里,并怎样在Grub中描述。对于此,请使用以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disk -l 带有‘*’的就是启动分区。对于我,就是/dev/sda1,用Grub语言描述就是(hd0,1)。作为参考,sda2就是(hd0,2),sdb1就是(hd1,1),以此类推。(你明白了吧。)我们需要编辑什么?首先,打开/etc/default/grub并检查以下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GRUB_HIDDEN_TIMEOUT=0需要在此行前添加‘#’进行注释。保存,然后打开/etc/grub.d/40_custom。在该文件中,你将添加启动到ISO的参数。结构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enuentry [Entrys title in the grub screen] { set isofile=[path to ISO file] loopback loop [boot partition in Grub language]$isofile [some specific] arguments }例如,假如你想要从ISO文件启动Ubuntu,那么你就是想要添加如下行到40_custom文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nuentry Ubuntu 14.04 (LTS) Live Desktop amd64 { set isofile=/boot/ubuntu-14.04-desktop-amd64.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inux (loop)/casper/vmlinuz.efi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isofile} quiet splash initrd (loop)/casper/initrd.lz } 假如你想要启动Gparte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nuentry GParted Live amd64 { set isofile=/boot/gparted-live-0.18.0-2-amd64.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oopback loop $isofile linux (loop)/live/vmlinuz boot=live config union=aufs noswap noprompt ip=frommedia toram=filesystem.squashfs findiso=${isofile} initrd (loop)/live/initrd.img }或者甚至是Fedora: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nuentry Fedora 20 Live Desktop x86_64 { set isofile=/boot/Fedora-Live-Desktop-x86_64-20-1.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oopback loop $isofile linux (loop)/isolinux/vmlinuz0 root=live:CDLABEL=Fedora-Live-Desktop-x86_64-20-1 rootfstype=auto ro rd.live.image quiet rhgb rd.luks=0 rd.md=0 rd.dm=0 iso-scan/filename=${isofile} initrd (loop)/isolinux/initrd0.img }注意,参数可根据发行版进行修改。幸运的是,有许多地方你可以查阅到。我喜欢这个发行版,但是还有很多其它的发行版你可以启动。同时,请注意你放置ISO文件的地方。假如你的家目录被加密或者无法被访问到,你可能更喜欢将这些文件放到像例子中的启动分区。但是,请首先确保启动分区有足够的空间。最后,不要忘了保存40_custom文件并使用以下命令来更新grub: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sudo update-grub 以便在下次启动时看到修改。接下来做什么?想要更多东西?好吧,那就修改下参数来玩玩。你可以启动一个ISO文件,并让它持续做一些事情。例如,假如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妄想症患者,想要有个可以快速清除硬盘的选项,那么可以使用DBAN来进行一些设置。现在,真的要当心啊,因为此设置会清除你的硬盘,而且在启动时也没有恢复选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enuentry Dariks Boot and Nuke { set isofile=/boot/dban.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inux (loop)/dban.bzi nuke=dwipe silent }另外一个选择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nuentry Dariks Boot and Nuke { set isofile=/boot/dban.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inux (loop)/dban.bzi }可以显示DBAN选项,让你选择清除驱动器。当心,因为它仍然十分危险。小结一下,对于ISO文件和Grub有很多事情可做:从快速live会话到一键毁灭,都可以满足你。之后,你也可以试试启动一些针对隐私方面的发行版,如Tails。
需求 首先保证你有一个自有域名,然后登录到CloudFlare,添加你的域名。遵循指令操作,使用它给出的默认值就行了。你将让CloudFlare来托管你的域,所以你需要调整你的注册机构的设置。假如你想要使用子域名,请为它添加一条‘A’记录。目前,任何IP地址都可以。DDclient是一个Perl客户端,用于更新动态DNS网络服务提供商帐号下的动态DNS条目。它最初是由保罗·巴利编写的,现在大多数是由维姆潘科在做。它能做的不仅仅是动态DNS,也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获取你的WAN口IP地址。CloudFlare 的一个功能是它允许你通过API或叫做ddclient的命令行脚本更新你的DNS记录。不管哪一个,结果都一样,而且它是个免费软件。不幸的是,ddclient并不能在CloudFlare中即开即用。它需要打补丁,这里就是要介绍怎样在Debian或Ubuntu上破解它,它也能在带有Raspberry Pi的Raspbian上工作。在Ubuntu上安装ddclient 打开终端,并运行以下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ddclient现在,你需要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补丁sudo apt-get install curl sendmail libjson-any-perl libio-socket-ssl-perlcurl -O http://blog.peter-r.co.uk/uploads/ddclient-3.8.0-cloudflare-22-6-2014.patchsudo patch /usr/sbin/ddclient < ddclient-3.8.0-cloudflare-22-6-2014.patch以上命令用来完成ddclient的安装和打补丁配置ddclient 你需要使用以下命令来编辑ddclient.conf文件sudo vi /etc/ddclient.conf添加以下信息##### CloudFlare (cloudflare.com)###ssl=yesuse=web, web=dyndnsprotocol=cloudflare, server=www.cloudflare.com, zone=domain.com, login=you@email.com, password=api-key host.domain.comComment out:#daemon=300你的 api-key 可以从 CloudFlare帐号页面找到,ssl=yes 可能已经设置,use=web, web=dyndns 表示使用 dyndns 来确定 IP(用于 NAT)。你已经搞定了。登录到 https://www.cloudflare.com 并检查列出的与你域名对应的IP地址是否与 http://checkip.dyndns.com 列出的相匹配。使用以下命令来验证你的设置sudo ddclient -daemon=0 -debug -verbose -noquiet
早在Ubuntu问世之前,Debian已经是Linux领域的一股主力军了。更确切地来说,正是Debian这款Linux发行版,让从Knoppix到Simply Mepis的其他众多发行版得以成为现实。这就好比是Ubuntu之于Linux Mint的关系:Ubuntu为Mint提供了便于开发的基础。在本文中,本人将详细介绍Debian与Ubuntu相比孰优孰劣,以及Dibian是不是有能力成为实力强劲的Ubuntu替代者。发行版安装尽管Ubuntu立足于Debian基础上,但它不会带来一模一样的安装体验。比如说,Debian让你可以试用KDE、GNOME及其他的桌面环境,而Ubuntu本身实际上就提供了Unity桌面环境。诚然,现在市面上有些Ubuntu派生版提供替代桌面,但Debian是以Debian的名义正式提供替代桌面的。这是Ubuntu所欠缺的地方。值得一提的另一个方面是Debian的安装方式。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使用标准的安装ISO文件,要么使用随安装程序捆绑在一起的Live ISO文件。我使用了Live ISO文件,目的是为了看看该版本上的安装程序是怎么处理安装的。让我吃惊的是,按图形化用户界面(GUI)安装程序逐步操作不仅非常简单,Debian甚至还建议我考虑建立一个专门的主分区。考虑到Ubuntu仍是不给予这种建议的少数发行版之一,Debian的这项特性非常好。Ubuntu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GUI安装程序;不过,我发现缺少建议建立一个专门的主分区让人沮丧,因为从长远来看这只会有利于用户。我确信,Ubuntu开发人员迫使用户手动选择该选项肯定有某个神秘的理由,但缺少这个简单的单选按钮让我非常恼火。要考虑的另一个方面是,Debian的安装过程会提出新手用户可能不会明白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关于程序包镜像和GRUP安装在哪里的问题最好还是留给中高级用户去处理。这倒不是说,新手用户搞不明白此类问题,而是说大多数人不愿意为了搞清楚这些东西到底啥意思而硬着头脑研究一番。Ubuntu不同于Debian的另一个方面是,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视觉效果。Debian的GUI安装程序缺少Ubuntu的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滚动图形。这倒不是说,一方在这个方面胜于另一方;而是说,这大概表明了Debian给人的印象:这是一款朴实无华的发行版。桌面体验一旦安装完毕,Ubuntu和Debian都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桌面环境,该桌面环境提供了应用程序菜单、桌面和各种小应用程序。就Debian而言,我选择使用Gnome,那样我最后得到的桌面是自己选择的。就Ubuntu而言,你最后得到的桌面会是Unity。Ubuntu随带火狐浏览器,而Debian则提供了没有品牌的Iceweasel浏览器。它与火狐实为同一款浏览器,只是没有所有权归属Mozilla基金会的商标品牌。我选择的Gnome桌面随带一种标准的Gnome体验。由于我在虚拟机中运行该桌面,最后得到了一种快速的后备模式,因为在我的测试机上性能是限定的。坦率地说,在拥有较少资源的机器上运行时,带Gnome的Debian在性能方面可以说完胜Ubuntu。不过从外观上来看,Ubuntu在美感方面扳回一局。这两款发行版在默认安装后都使用PulseAudio作为其声音服务器,这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大多数Debian用户不太可能想要使用PulseAudio,因为它被许多Linux用户认为是一项臃肿的技术。软件管理Debian与Ubuntu有着共同之处的一个地方是,使用Debian软件包管理及其随带的配套工具。在终端层面,apt用于软件包管理。GUI软件包管理方面就开始不一样了:Ubuntu在默认情况下使用Ubuntu软件中心(Ubuntu Software Center,https://apps.ubuntu.com/cat/),而Debian使用Synaptic。对经验丰富的Linux爱好者来说,后者实际上更受青睐,因为Synaptic是一款比软件中心更出色的软件工具。 不过,新手用户可能发觉自己很想念Ubuntu软件中心,因为Synaptic缺少了Ubuntu的默认选项所具有的那种完美。另一方面是Ubuntu的个人软件包档案(PPA,https://launchpad.net/ubuntu/+ppas)和Debian的backports(http://backports.debian.org/)。Ubuntu的PPA其想法在于,你可以确保自己选择的最新的每一款软件都是版本最新。至于Debian,用户可以使用Debian backports获得同样的体验。这些软件基本上是Debian进行测试的、为了供Debian稳定版用户使用而开发的。至于Ubuntu和Debian,用户都要小心,因为先进软件有时可能会带来新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这两种方法最好都避免,除非是有修正版,或者假如你使用任何某一款软件的先进版可以获得某项功能。虽然旧版软件似乎有点乏味,但是它们往往更加稳定。其他杂项Ubuntu不同于Debian的另一个方面是,Ubuntu中的大多数网络设备在默认情况下就能工作。而万一需要某个专有的驱动程序,限制性驱动程序管理工具就会轻松处理这个问题。相比之下,Debian无法在默认情况下运行许多无线设备。诚然,Debian组件库里面有所需的二进制大对象文件(blob);不过,安装这些文件,并且让许多常用的无线芯片组能够与Debian协同运行还是需要有劳最终用户。一些人可能认为,Debian用起来更困难。我不赞同这一说法,而是会认为,Debian就是没有提供安全带的Linux。想在Debian环境下获得类似Ubuntu的体验,只需要在Debian维基(http://wiki.debian.org/)方面花点时间,另外添加一两个组件库。而最后,你得到的是一个运行稳定的、反应迅即的桌面,它在速度和稳定性方面会让任何安装的Ubuntu相形见绌。享受这个好处的秘密是,Debian只需要你花一点工夫。证明Debian更胜一筹的最后一个例子是,安装专有的视频驱动程序。在经验丰富的用户看来,Debian方法相当简单直接。只要浏览至相应页面,添加所需的组件包,然后粘贴你所需驱动程序的安装命令即可。 不过,Ubuntu用户已被专有的驱动程序管理器过分宠坏了。真正的好消息是,实际上,Debian方法比Ubuntu方法快捷得多。Debian用户只需要从Debian维基拷贝和粘贴两个命令框的内容。另一方面,Ubuntu用户则依赖GUI;众所周知,GUI远远谈不上十全十美。更糟糕的是,要是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假如不深入钻研日志本身,就没有详细对策可供你采取。这里的要点在于,Debian需要更实际上手的用户体验。有些人喜欢这样,而有些人一想到让桌面端Linux成为更深入的体验就犹豫不决。所以说,Debian是实力强劲的Ubuntu替代者吗?答案是肯定的,假如你愿意调整自己的期望的话。有些用户愿意学习Linux如何工作,让他们多花点时间添加所需组件库以获得额外的硬件支持,那毫无问题;对这些人来说,Debian是个非常好的选择。Debian用起来比Arch Linux来得容易,但仍为用户们提供了一种运行速度快又稳定的桌面,你在今后好多年都可以放心地用它。
热门文章
- 1华硕笔记本电脑2016(华硕笔记本电脑2016年度最佳选择,助您高效工作与娱乐)
- 2让GUEST识别USB设备1、最简单的办法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gedit /etc/fstab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the USB group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groupadd usbf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cat /etc/group | grep usbf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gedit /etc/group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gedit /etc/fstab在 Linux 中永久修改 USB 设备权限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susb -vvv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vi /etc/udev/rules.d/50-myusb.rules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udevadm control --reload 接着验证下 USB 设备的权限。
- 3你可能已经知道如何将你的 Ubuntu 桌面升级到最新版本了,不过假如你用的 Ubuntu Server,而且也正好又希望升级一下的话(前提是,不会影响你的应用。一般来说,对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应该采用保守态度。假如不是必须升级才能解决的安全问题,最好不要升级,而是采用各种外部手段来解决。)假如想从Ubuntu14.04/13.10/13.04/12.10/12.04或者更老的版本升级到14.10,只要遵循下面给出的步骤。注意,你不能直接从13.10升级到14.10。你应该先将13.10升级到14.04在从14.04升级到14.10。下面是详细步骤。下面的步骤不仅能用于14.10,也兼容于一些像Lubuntu14.10,Kubuntu14.10和Xubuntu14.10等的Ubuntu衍生版本重要:在升级之前,保险起见,不要忘了将你的数据在U盘或外部硬盘上保存一下。服务器升级从ubuntu14.04的服务器升级到14.10的服务器,采用下面的步骤。安装update-manager-core 这个包假如之前没唷安装的话: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update-manager-core编辑 /etc/update-manager/release-upgrades这个文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nano /etc/update-manager/release-upgrades像下面那样设置Prompt=normal或者Prompt=lt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Default behavior for the release upgrader. [DEFAULT] # Default prompting behavior, valid options: # # never - Never check for a new release. # normal - Check to see if a new release is available. If more than one new # release is found, the release upgrader will attempt to upgrade to # the release that immediately succeeds the currently-running # release. # lts - Check to see if a new LTS release is available. The upgrader # will attempt to upgrade to the first LTS release available after # the currently-running one. Note that this option should not be # used if the currently-running release is not itself an LTS # release, since in that case the upgrader wont be able to # determine if a newer release is available. Prompt=normal现在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更新你的服务系统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o-release-upgrade -d直到屏幕提示你已完成。
- 4一些Linux用户发现当Ubuntu14.04或14.10从睡眠和待机状态恢复时,鼠标或键盘会出现卡死的情况。那么,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下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方法:这个问题的是由内核升级导致的。为何导致这一情况不得而知,但是看起来好像仅需重装输入设备的驱动就能解决了。sudo apt-get install --reinstall xserver-xorg-input-all以上就是解决Ubuntu14.04或14.10从睡眠和待机状态恢复时,鼠标或键盘会出现卡死的方法了,有遇到这个问题的用户快去试试吧。
- 5U盘制作双系统教程(教你使用U盘制作双系统,实现电脑的多样化使用)
- 6Ramlog 以系统守护进程的形式运行。在系统启动时它创建虚拟磁盘(ramdisk),将 /var/log 下的文件复制到虚拟磁盘中,同时把虚拟磁盘挂载为/var/log。然后所有的日志就会更新到虚拟磁盘上。而当 ramlog 重启或停止时,需要记录到硬盘上的日志就会保留在目录/var/log.hdd中。而关机的时候,(ramdisk上的)日志文件会重新保存到硬盘上,以确保日志一致性。Ramlog 2.x默认使用tmpfs文件系统,同时也可以支持ramfs和内核ramdisk。使用rsync(译注:Linux数据镜像备份工具)这个工具来同步日志。注意:假如突然断电或者内核崩溃(kernel panic)时,没有保存进硬盘的日志将会丢失。假如你拥有够多的可用内存,而又想把日志放进虚拟磁盘,就安装ramlog吧。它是笔记本用户、带有UPS的系统或是直接在flash中运行的系统的优良选择,可以节省日志的写入时间。Ramlog的运行机制以及步骤如下: Ramlog 由第一个守护进程(这取决于你所安装过的其它守护进程)启动。 然后创建目录/var/log.hdd并将其硬链至/var/log。 假如使用的是tmpfs(默认)或者ramfs 文件系统,将其挂载到/var/log上。 而假如使用的是内核ramdisk,ramdisk会在/dev/ram9中创建,并将其挂载至/var/log。默认情况下ramlog会占用所有ramdisk的内存,其大小由内核参数ramdisk_size指定。 接着其它的守护进程被启动,并在ramdisk中更新日志。Logrotate(译注:Linux日志轮替工具)和 ramdisk 配合的也很好。 重启(默认一天一次)ramlog时,目录/var/log.hdd将借助rsync与/var/log保持同步。日志自动保存的频率可以通过cron(译注:Linux例行性工作调度)来控制。默认情况下,ramlog 的调度任务放置在目录/etc/cron.daily下。 系统关机时,ramlog在最后一个守护进程关闭之前关闭。 在ramlog关闭期间,/var/log.hdd中的文件将被同步至/var/log,接着/var/log和/var/log.hdd都被卸载,然后删除空目录/var/log.hdd。在Ubuntu中安装Ramlog首先需要用以下命令,从这里下载.deb安装包: wget http://www.tremende.com/ramlog/download/ramlog_2.0.0_all.deb下载ramlog_2.0.0_all.deb安装包完毕,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安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pkg -P ramlog注意:假如ramlog卸载之前仍在运行,需要重启系统完成整个卸载工作。
- 7电脑开机错误代码74解决方案(解析电脑开机错误代码74,轻松排除故障)
- 8我们知道,windows下有很多截图的软件和插件,那么在ubuntu系统下我们该怎样截图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几种简单的方法吧。方法一:1、也许很多朋友都知道,键盘上有printscreen的按键,此按键可以对整个屏幕进行截图,按下printscreen就会弹出保存截图的对话框,然后就可以保存截图了2、另外,按住“alt+printscreen键就可以对当前活动窗口截图了方法二:1、ubuntu自带一个截图软件,中文名字叫截图,在应用程序中可以找到。2、在截图软件里可以设置截图的区域,截图的特效,还有截图的时间延迟。方法三:1、linux下还有一个易用且强大的截图软件叫ksnapshot,可以在软件商店里安装,也可以直接命令行安装:打开终端,首先输入”sudo -i“获得root权限,然后输入”apt-get install ksnapshot“安装此款软件,遇到询问时输入”y“就可以了2、安装完成后就可以在应用程序里找到ksnapshot,打开它,如图,就会自动截图。3、你可以在在ksnapshot菜单里设置截图的方式还有时间延迟注意事项:以上图例都是在ubuntukylin13.10系统下进行的,对于其他版本的系统,就不能确保了哦。相关推荐:linux系统下ubuntu 中截图工具及快捷键设置
- 9三星A7手机值得入手吗?(深度评测三星A7手机,了解其性能和功能)
- 10有时候免不了要使用Windows应用程序,于是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Wine教你如何在Linux上顺畅地运行Windows应用程序。复制代码代码如下:3. 从左边的Get Software(取得软件)部分中选择“PPA for Ubuntu Wine Team”,然后选择Microsoft Windows Compatibility Layer(Development files) – wine1.3-dev。点击Install(安装)。这会安装最新的Wine软件包,包括开发库。提示:卸载现有的Wine软件包,以确保最大的兼容性。另外,假如想干净安装,你可以删除Wine用户目录,为此可以从主目录中使用命令rm -r -v .wine。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同样地,你也可以给配置脚本指定 prefix 参数。以普通用户安装 wine: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下载winetricks脚本:现在我们需要下载一个很棒的脚本,名为winetricks,它会自动下载和安装必要的支持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现在输入下列命令,安装必要的支持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提示:你还可以不用任何命令行参数来运行winetricks,那样就能从漂亮的GUI界面选择需要安装的软件包。三. 安装微软Office在本例中,我们将安装微软Office 2007。插入微软Office 2007光盘,鼠标右击setup.exe,选择“Open With Windows Program Loader”。这应该会启动微软Office安装程序。以平常的方式来安装,就像你在任何Windows系统上安装那样。四. 建立库鉴于已安装好了微软Office 2007,大家要确保Wine已经过配置,可以顺利使用该应用软件。你也看到,Wine以自己的方法实施了各种Windows库,但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原生的Windows库,确保应用程序有最大的兼容性。Wine随带自己的配置工具:winecfg。除了其他功能外,该工具还让我们可以在内置版本的库与原生版本的库之间切换。输入命令winecfg,即可打开Wine配置工具。进入到Libraries(库)选项卡,把riched20和usp10添加到“native, builtin”。这表明,Wine应该先试着装入原生的Windows库;要是没有这些库,它会试着装入内置的库。 五. 运行微软Office微软Office现在应该已出现在Ubuntu程序菜单中。可以先后进入到Application(应用程序)>Programs(程序)>Microsoft Office(微软Office)来访问它。这个过程确实相当简单。假如你只想临时运行某个Windows程序,假设兼容性很好,那么全都妥当了;但是高级用户想要再深入一步的话,需要继续读下去。[NextPage]使用Winelib构建Windows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