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序员到 CTO,犹如丑小鸭到白天鹅,总要经历的四阶段
【.com原创稿件】
作为乐视网的从程核心创始成员之一,杨永强一直行走在技术的序员小鸭道路上。随着业务的到C到白不断增长和规模扩大,他关注的犹丑不仅是技术突破,更加关注的天鹅是如何带领整个团队在业务运营上做得更好。本文将为你讲解如何从程序员走到 CTO,总经以及乐视的阶段生态系统建设实践。

从程序员到 CTO 的从程“四步曲”
“一步曲”:
认识 CTO 在公司的定位
公司的不同性质决定了 CTO 定位的差异性,CTO 的序员小鸭角色可以是技术方向的掌舵者,决定这个公司的到C到白技术走向;也可以是技术能力的奠基者,通过打造高效率的犹丑技术团队,通过技术积累、天鹅知识沉淀来提升组织整体效能。总经
就互联网公司而言,阶段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放眼整个社会,亿华云从程技术创新亦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石。对于 CTO 来说,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推动技术创新在业务中的应用,用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二步曲”:
必备的三种能力
1、从关注过程到关注结果
很多人和我一样是程序员出身,从技术走向管理要经历非常大的变化。程序员的工作实际上很简单,与计算机打交道、着力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当角色转向技术管理的时候,在自己做事的基础上将更多地融入与人的沟通,对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结果。管理者可能并不在乎你是IT技术网不是每天都在加班,是不是每天晚上都熬夜在写程序,但是如果***你没有达到结果,那你所有的付出都是没有用的。
做技术管理者,必须以结果为导向,无论是技术方向的选择、还是技术实现和方式的选择,都要为最终的结果负责。所以从技术转向管理要求人的思维能力发生非常重要的转变。
2、从关注个人到关注团队
另外,关注点要从个人向团队转变,这也符合我们一直推崇的理念:组织决定成败。对于一个技术管理者而言,你的团队是什么样的b2b供应网,决定了你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一个优秀的技术管理者,首先要聚集很多技术***的人才,优秀的团队可以帮助你走向成功。所以怎么去找到这些人、怎么吸引这些人加入、怎么样让这些人开心地工作并能够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这是我成为技术管理者之后比较关心的事情。
3、用战略思维思考公司需要的技术框架与能力
战略思维至关重要,因为创新关系到公司未来的整体发展。我们希望 CTO 拥有强大的战略思维,关注整个公司的未来走向,而不是简单的技术走向。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效率上的提升,成为生产效率提高、带来成本降低的重要手段。
对于技术平台的创新,***弱化它的KPI考核;而对于和业务强绑定的技术团队,可以有适量KPI上的要求,但是这两种***分开,混在一起容易互相干扰。更好的办法是在公司整体文化上提供保障、打造创新的组织文化,人人都有创新的思维、人人都成为创新的发动机。
技术上的创新只是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模式上的创新,甚至下一步可能是生态型的创新、形成很多跨界的新形式,这需要更宏观的知识体系、了解更多的行业,所以这对战略思维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技术管理者,应该实时关注当下***的技术趋势。
“三步曲”:
扩大技术视野
扩大技术视野我认为有两点,共享和共创。
首先大家要有开放的心态。在互联网技术领域,很多走在前沿的项目都是开放的。开放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为之贡献力量,而不是只靠自己的团队;开放则意味着可以调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因为每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有限的。同时,开放也意味着共享。
乐视提倡的 UP2U (UserPlanning to User)模式,是乐视目前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它倡导更多地建立和用户的连接,甚至做到千万人参与、千万人研发、千万人使用、千万人传播。无论是硬件产品:电视机、手机甚至汽车;还是软件的服务性产品,都秉承这样的核心理念。
用户参与共享,打通了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桥梁,让用户有更深的参与感。这带来了什么呢?
对于产品人员来说,获得了更多的创意;
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让产品直达用户。
共创指的是能够把行业里更多的优秀技术和跨界创新技术整合起来,并运用到公司的战略层面。
程序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每当看到一个东西,总觉得这个东西别人搞不定就自己来;有的时候,并不见得自己做就一定是***,很可能会重蹈他人覆辙。
而对于公司经营而言,时间是重要的成本支出,在一个项目上损耗过多时间也意味着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而整合优质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相比单兵作战优势显著。
“四步曲”:
转变为独立业务负责人
关注方向转变为企业经营
首先要制定整体业务的发展战略,需要储备丰富的行业知识,包括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判定商业机会的真伪等;其次,对于成本的分布、收入的来源等问题,都要有明确的认知。
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成败
对于每一个团队管理者来说,需要更多地思考:你是不是有***秀的人才、是不是有***的团队,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而管理者在打造强有力的组织架构的同时,也要有力地提升组织效率。
关注运营成本
对独立业务负责人来说,不应只注重技术,而要掌握更多运营方面的知识,更多地了解市场、营销、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等,确保投资效率***化。

用未来定义未来,乐视互联网生态系统实践
构建开放闭环的完整互联网生态系统
满足当下的用户需求,容易带来用户的增长,可能给企业带来很高的利润。很多公司注重站在现在看未来;但是乐视着眼于用未来定义未来,而不仅仅是今天的用户需求到底是什么。
但是,能否前瞻性地认识到未来的用户需求,决定了企业在未来真正的、更高级的市场空间能否获取生存之道。在互联网时代,未来其实是一个生态的时代,跨界创新才是真正推动下一轮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乐视以用户为核心,构建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四层架构的生态系统,而这种***的生态模式带来的不仅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更是实现了产品体验的创新和用户价值的提升,这些创新组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生态型创新。
乐视互联网生态经济的三大特征
现在全球的经济增长乏力,大家都在寻找新的突破点,乐视目前的一些做法,恰好为拉动新的增长点提供了一些方向。
依托全新的互联网生态模式,乐视打破边界、生态化反,创立了互联网生态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的三大特征是:价值重构、共享和全球化,最终由此形成由垂直闭环的生态链和横向开放的生态圈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
价值重构是什么?我们通过跨产业链垂直整合和横向开放,重新定义用户的价值选择。首先让同一产品单一价值向多维度价值转移,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服务的时候获得多种价值。
比如你购买了乐视电视之后,就能享受到源源不断的后向服务,我们希望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是硬件以外的价值。另一方面,目前硬件价值已经在向软件内容服务等方面转移。硬件既是基础、也是入口,用户更关注硬件以外的内容、平台和应用体验,并更愿意为产品的核心价值买单。
共享是指通过经济与资源共享、能力与资本共享、价值共享,打破产业边界,重构商业规则。

团队实际上靠什么?很重要的一点,是靠远景战略。团队成员拥有一致的价值观和目标意识、愿意为之共同奋斗且一同分享商业成果,这其实是非常好的共享机制,让大家觉得做这件事情,是为了实现大家共同的梦想。
第三个特征是全球化。如何才能实现全球化呢?我们是要跨界和垂直整合。垂直整合并不是弱与弱之间的整合,而是强与强之间的联合。强强相遇才容易产生新的价值,才能产生更好的化学反应。
所以要打破全球的边界、打破产业的的边界、打破行业的边界、打破国家地域的边界。要在全球范围里去寻找行业的领军者,无论是人才也好或者资源也好,用全球最领先的技术、全球***的团队,才能把这个点做到***。
这是乐视提出的互联网生态经济生态的三大重要的特征,我们相信,未来整个互联网、甚至于互联网+很多其他行业都要往这个方向发展。
乐视生态的四维型组织
如何从组织上去保障生态能够实现?以乐视的组织架构为例来介绍。
首先乐视的组织是比较扁平化的,不会有特别多的层级;它并不是传统、单一的树型管理型组织,而是通过不断迭代形成现有的四维型组织,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
***是扁平化。提高效率、减少中间环节。
第二是交叉管理。比如说乐视超级电视业务,除了常规的硬件研发团队之外,还包括横跨各子生态的大屏运营团队。
第三是二级组织。组织架构上我们分为如下几个纬度:纬度一是事业群+垂直业务;纬度二包含一些公共业务或者公共的职能平台,如品牌营销、用户运营、生态营销团队等;纬度三就是二级组织,指区域纬度,按照国内不同的省份或者大区,以及不同国家和区域划分。
第四是项目型组织。项目型组织是一个大型运营组织,采用 PM 和 PO 的机制。
乐视的“狮狼文化”
如何吸引人才?在人才观上,乐视践行狮狼文化,拒绝一山不容二虎。更多高端人才一起协同合作,才有可能创造更大的成就;而不是一件事由个人主导、禁止他人参与,这样的想法,将不利于整个企业发展。
我们知道狮子是百兽之王,但是实际上它是可以协同工作的,狼群更是如此。生态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由狮子来带领,并且能够形成一种狼群效应。我们也鼓励团队,敢于去用牛人,因为人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那还有什么吸引点呢?就是靠清晰的生态战略与愿景。我们在机制的设立上,也要有独特性:既有传统的专业精神体系,也有管理上的职级体系。另外在乐视内部,我们还创造了一个生态的职级体系。
乐视现有七大子生态,一名员工可能以前做内容生产,比如说拍电影,那现在让你了解汽车,你了解吗?一个人对整个乐视生态的不同板块了解越多,他的生态职级会越高,这也会影响他在整个乐视生态里的发展。
另外就是分享机制,我们实行全员持股的计划,把乐视控股 50%股权拿出来,去给大家做全员股权的分享和激励!
乐视的人才观就是给有梦想的实干者***可能。从一个技术的程序员走向一个管理者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和人打交道,一件事能不能干成,最终决定在人。
一个管理者最核心的是管人。我们要给真正愿意干事情的人更好的舞台,让他们在实现这个企业梦想的同时,也能实现个人的梦想,我也希望大家走向管理岗位以后,更多的关注人,关注团队。
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就差一个坚持。如果我们认为选择的大方向是对的,是行业的发展趋势,那我们就应该多一些坚持,即使中间会有一些坎坷,但最终还是有成功的机会!
作者:杨永强
编辑:刘晓旭、陶家龙、孙淑娟
本文选自《CTO说》

杨永强
乐视网 CTO
作为乐视网核心创始成员之一,在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中,目睹了乐视网流量从零到过亿的变化。他以优异的战略和领导创新能力,一方面将云计算技术和用户为先的理念带入电视行业、颠覆传统视听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内容向视频化快速发展。

【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com】
本文地址:http://www.bzve.cn/html/15d889989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Miix510拆解教程(解密Miix510,让你了解它的内部机制)
ubuntu安装mac os x主题步骤来咯~下文将为大家演示ubuntu14.04安装mac os x主题教程,安装MAC OS X 主题会帮助你的 Ubuntu 14.04 看起来更像MAC OS X哦~第三步、在Ubuntu 14.04上安装Mac OS X主题现在unity桌面看起来就像Mac了,你已经有了mac的图标,mac的窗口样式,mac的鼠标指针样式。
尽管Apache已经占据半片江山,但很多人仍然在寻找其他的方式去托管他们的站点,Apache不只是一个选择,其他很多优秀的服务器程序例如lighthttp和nginx也是不错的选择。本教程将要向您展现如何在Ubuntu操作系统上面安装,教程同样适用在Debian,尽管有一点点小差别,但并没有太大影响。怎么样,下面我们开始吧。0.开始注意为了完成教程中提到的操作,我们假设您已经安装了一个基本的Debian或者Ubuntu操作系统。怎么安装系统这是不同的教程了,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本教程主要介绍如何简单获取Nginx+php的运行环境。1.安装Nginx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从库中下载,这个操作是非常简单的。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更改默认的虚拟站点配置,文件在:sudo vim /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一个漂亮的关键配置是: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access_log /var/log/nginx/localhost.access.log;## Default location location / { root /var/www; index index.php; }## Images and static content is treated different location ~* ^.+.(jpg|jpeg|gif|css|png|js|ico|xml)$ { access_log off; expires 30d; root /var/www; }## Parse all .php file in the /var/www directory location ~ .php$ { fastcgi_split_path_info ^(.+.php)(.*)$; fastcgi_pass backend; fastcgi_index index.php;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var/www$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 fastcgi_params; fastcgi_param QUERY_STRING $query_string; fastcgi_param REQUEST_METHOD $request_method; fastcgi_param CONTENT_TYPE $content_type; fastcgi_param CONTENT_LENGTH $content_length; fastcgi_intercept_errors on; fastcgi_ignore_client_abort off; fastcgi_connect_timeout 60; fastcgi_send_timeout 180; fastcgi_read_timeout 180; fastcgi_buffer_size 128k; fastcgi_buffers 4 256k; fastcgi_busy_buffers_size 256k; fastcgi_temp_file_write_size 256k; }## Disable viewing .htaccess & .htpassword location ~ /.ht { deny all;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127.0.0.1:9000;} 好了,我们完成到这里,下面我们需要安装PHP所需要的文件。2.安装PHP很多站点都使用PHP提供动态内容,他们可能是一个wiki一个博客,或者一个论坛什么的。假如你现在运行的是Ubuntu,我们首先需要解决两种不同的deb包,假如你运行的是amd64版本,那需要更改i386为amd64注意:假如是debian则不需要做这些cd /tmpwget http://us.archive.ubuntu.com/ubuntu/pool/main/k/krb5/libkrb53_1.6.dfsg.4~beta1-5ubuntu2_i386.debwget http://us.archive.ubuntu.com/ubuntu/pool/main/i/icu/libicu38_3.8-6ubuntu0.2_i386.debsudo dpkg -i *.deb再次说明,这个只需要在Ubuntu上面操作就可以了,假如是最新版本的12.04可以省略掉这个。下面剩余部分将在Ubuntu和Debian上面都通用。我们需要增加APT源来增加deb包,所以我们可以使用php5.3和php-fpmsudo echo deb http://php53.dotdeb.org stable all >>/etc/apt/sources.list更新apt:sudo apt-get update下面我们开始安装PHP(第一部分)sudo apt-get install php5-cli php5-common php5-suhosin我们需要安装命令行,不然接下来就会出现些小问题sudo apt-get install php5-fpm php5-cgi假如你打算使用数据库或者一些需要的模块(例如:mcrypt,ldap,snmp等)你同样可以安装他们。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安装完了nginx和php一个注意点:假如你使用php的短标记(< ),你需要在php.ini中开启(fpm和cli同样),假如你不改变这些,你将看到代码以文本的方式显示。3.完成重启nginx服务器sudo /etc/init.d/nginx restart配置完成php.ini后需要重启php5-fpm,使用命令sudo /etc/init.d/php5-fpm restart全部完成,你可以运行了。4.测试我们可以在/var/www中创建一个index.php的文件,内容如下:< php phpinfo(); >通过浏览器访问,你可以看到php的一个大致的信息,假如没有则说明一些配置错误,需要重新检查。5.问题和最终提示假如你没有看到phpinfo,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那可以执行:sudo tail /var/log/nginx/error.log查看错误日志,另外每次当你修改了php.ini后,需要重启php5-fpm。无需重启nginx。在默认的配置中nginx是启用了fastcgi的错误日志的,假如看到一个严重的错误(例如出现cannot redeclare class xyz),nginx可以看到这个“漂亮的”错误页面,那可能是一些错误发生了。假如这样你可以关闭,假如php5-fpm不能运行,你的php文件将不会被解析,并且nginx会显示一个错误页面。好了,我猜你已经完成了,并且现在使用nginx作为你的web服务器,nginx是一个小巧、漂亮并且你可以配置很多东西的一个东东,假如你需要伪静态,注意nginx不会运行 .htaccess 文件,你需要伪静态更改vhost配置。假如对在Linux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Linux下的DedeCMS站点高级安全策略》翻译:天涯 原文:http://www.howtoforge.com/installing-php-5.3-nginx-and-php-fpm-on-ubuntu-debian
Ubuntu系统下的网络设置,包括多种:设置双网卡、单网卡绑定多IP等,这里面大家要实现的是最基本的网络设置。 sudo su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内容: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这个应该是决定是否启用这个端口 iface eth0 inet static ##静态设置IP hwaddress ether 52:54:xx:51:xx:xx ##加入MAC地址,记得要放在IP地址之前 address 202.198.151.17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202.198.151.255 gateway 202.198.151.254 ##通过dhcp动态设置 iface eth1 inet dhcp 设置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gedit /etc/iftab 加入一行 eth1 mac 52:54:xx:51:xx:xx 设置DNS服务器 sudo vi /etc/resolv.conf 内容 nameserver 202.198.125.255 重新设置网络,以启用新设置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电脑时间错误的调整方法(解决电脑系统时间不准确的实用技巧)
电脑显示鼠标驱动安装错误的解决方法(遇到电脑显示鼠标驱动安装错误该如何解决?)
安装Ubuntu/Debian 提供了三个不同的 Pure-FTPd 的 deb 安装包,分别是 pure-ftpd、pure-ftpd-ldap 和 pure- ftpd-mysql,其中 ldap 和 mysql 分别表示 Pure-FTPd 跟 ldap 和 mysql 集成,另外这三个包都依赖于 pure-ftpd-common。假如我们不需要 ldap 和 mysql 的话,选择 pure-ftpd 就可以了。通过 pure-ftpd-wrapper 的手册页我们可以得到可用的配置文件选项列表:下面是前面我们介绍的第二种方式的配置文件,我们这儿可以将其作为第三种方式来理解。比如要限制所有用户在其主目录中,在 /etc/pure-ftpd/conf 中创建一个名为 ChrootEveryone 的文件,里面加入一行内容:yes 即可。# 限制所有用户在其主目录中ChrootEveryone yes# 假如前一个指令被设置为了 no,下面组的成员(GID)就不受主目录的限制了。而其他的用户还是# 会被限制在自己的主目录里。假如你不想把任何用户限制在自己的主目录里,只要注释掉 ChrootEveryone# 和 TrustedGID 就可以了。# TrustedGID 100# 兼容ie等比较非正规化的ftp客户端BrokenClientsCompatibility no# 服务器总共允许同时连接的最大用户数MaxClientsNumber 50# 做为守护(doemon)进程运行(Fork in background)Daemonize yes# 同一IP允许同时连接的用户数(Maximum number of sim clients with the same IP address)MaxClientsPerIP 8# 假如你要记录所有的客户命令,设置这个指令为 yes。# This directive can be duplicated to also log server responses.VerboseLog no# 即使客户端没有发送 -a 选项也列出隐藏文件( dot-files )。DisplayDotFiles yes# 不允许认证用户 - 仅作为一个公共的匿名FTP。AnonymousOnly no# 不允许匿名连接,仅允许认证用户使用。NoAnonymous no# Syslog facility (auth, authpriv, daemon, ftp, security, user, local*)# 缺省的功能( facility )是 ftp。 none 将禁止日志。SyslogFacility ftp# 定制用户登陆后的显示信息(Display fortune cookies)# FortunesFile /usr/share/fortune/zippy# 在日志文件中不解析主机名。日志没那么详细的话,就使用更少的带宽。在一个访问量很大# 的站点中,设置这个指令为 yes ,假如你没有一个能工作的DNS的话。DontResolve yes# 客户端允许的最大的空闲时间(分钟,缺省15分钟)MaxIdleTime 15# LDAP 配置文件 (参考 README.LDAP)# LDAPConfigFile /etc/pureftpd-ldap.conf# MySQL 配置文件 (参考 README.MySQL)# MySQLConfigFile /etc/pureftpd-mysql.conf# Postgres 配置文件 (参考 README.PGSQL)# PGSQLConfigFile /etc/pureftpd-pgsql.conf# PureDB 用户数据库 (参考 README.Virtual-Users)# PureDB /etc/pureftpd.pdb# pure-authd 的socket 路径(参考 README.Authentication-Modules)# ExtAuth /var/run/ftpd.sock# 假如你要启用 PAM 认证方式, 去掉下面行的注释。# PAMAuthentication yes# 假如你要启用 简单的 Unix系统 认证方式(/etc/passwd), 去掉下面行的注释。# UnixAuthentication yes# 请注意,LDAPConfigFile, MySQLConfigFile, PAMAuthentication 和# UnixAuthentication 这些指令只能被使用一次,不过,他们能被混合在一起用。例如:假如你使用了# MySQLConfigFile 和 UnixAuthentication,那么 SQL 服务器将被访问。假如因为用户名未找# 到而使 SQL 认证失败的话,就会在/etc/passwd 和 /etc/shadow 中尝试另外一种认证,假如因# 为密码错误而使 SQL 认证失败的话,认证就会在此结束了。认证方式由它们被给出来的顺序而被链# 接了起来。# ls 命令的递归限制。第一个参数给出文件显示的最大数目。第二个参数给出最大的子目录深度。LimitRecursion 2000 8# 允许匿名用户创建新目录?AnonymousCanCreateDirs no# 假如系统被 loaded 超过下面的值,匿名用户会被禁止下载。MaxLoad 4# 被动连接响应的端口范围。- for firewalling.# PassivePortRange 30000 50000# 强制一个IP地址使用被动响应( PASV/EPSV/SPSV replies)。 - for NAT.# Symbolic host names are also accepted for gateways with dynamic IP# addresses.# ForcePassiveIP 192.168.0.1# 匿名用户的上传/下载的比率。# AnonymousRatio 1 10# 所有用户的上传/下载的比率。# This directive superscedes the previous one.# UserRatio 1 10# 不接受所有者为 ftp 的文件的下载。例如:那些匿名用户上传后未被本地管理员验证的文件。AntiWarez yes第二个文件# 客户端登录的时候的默认编码,开启这个选项的话,windows登录时就不会显示不了中文的了ClientCharset gbk# 服务监听的IP 地址和端口。(缺省是所有IP地址和21端口)# Bind 127.0.0.1,21# 匿名用户的最大带宽(KB/s)。# AnonymousBandwidth 8# 所有用户的最大带宽(KB/s),包括匿名用户。# Use AnonymousBandwidth *or* UserBandwidth, both makes no sense.# UserBandwidth 8# 新建目录及文件的属性掩码值。<文件掩码>;:<目录掩码>; .# 177:077 if you feel paranoid.Umask 133:022# 认证用户允许登陆的最小组ID(UID) 。MinUID 100# 仅允许认证用户进行 FXP 传输。AllowUserFXP yes# 对匿名用户和非匿名用户允许进行匿名 FXP 传输。AllowAnonymousFXP no# 用户不能删除和写点文件(文件名以 . 开头的文件),即使用户是文件的所有者也不行。# 假如 TrustedGID 指令是 enabled ,文件所属组用户能够访问点文件(dot-files)。ProhibitDotFilesWrite no# 禁止读点文件(文件名以 . 开头的文件) (.history, .ssh...)ProhibitDotFilesRead no# 永不覆盖文件。当上传的文件,其文件名已经存在时,自动重命名,如: file.1, file.2, file.3, ...AutoRename no# 不接受匿名用户上传新文件( no = 允许上传)AnonymousCantUpload no# 仅允许来自以下IP地址的非匿名用户连接。你可以使用这个指令来打开几个公网IP来提供匿名FTP,# 而保留一个私有的防火墙保护的IP来进行远程管理。你还可以只允许一内网地址进行认证,而在另外# 一个IP上提供纯匿名的FTP服务。#TrustedIP 10.1.1.1# 假如你要为日志每一行添加 PID 去掉下面行的注释。# LogPID yes# 使用类似于Apache的格式创建一个额外的日志文件,如:# fw.c9x.org - jedi [13/Dec/1975] GET /ftp/linux.tar.bz2 200 21809338# 这个日志文件能被 www 流量分析器处理。# AltLog clf:/var/log/pureftpd.log# 使用优化过的格式为统计报告创建一个额外的日志文件。# AltLog stats:/var/log/pureftpd.log# 使用标准的W3C格式创建一个额外的日志文件。(与大部分的商业日志分析器兼容)# AltLog w3c:/var/log/pureftpd.log# 不接受 CHMOD 命令。用户不能更改他们文件的属性。# NoChmod yes# 允许用户恢复和上传文件,却不允许删除他们。# KeepAllFiles yes# 用户主目录不存在的话,自动创建。# CreateHomeDir yes# 启用虚拟的磁盘限额。第一个数字是最大的文件数。# 第二个数字是最大的总的文件大小(单位:Mb)。# 所以,1000:10 就限制每一个用户只能使用 1000 个文件,共10Mb。# Quota 1000:10# 假如你的 pure-ftpd 编译时加入了独立服务器( standalone )支持,你能够改变 pid 文件# 的位置。缺省位置是 /var/run/pure-ftpd.pid 。# PIDFile /var/run/pure-ftpd.pid# 假如你的 pure-ftpd 编译时加入了 pure-uploadscript 支持,这个指令将会使 pure-ftpd# 发送关于新上传的情况信息到 /var/run/pure-ftpd.upload.pipe,这样 pure-uploadscript# 就能读然后调用一个脚本去处理新的上传。# CallUploadScript yes# 这个选项对允许匿名上传的服务器是有用的。当 /var/ftp 在 /var 里时,需要保留一定磁盘空间# 来保护日志文件。当所在磁盘分区使用超过百分之 X 时,将不在接受新的上传。MaxDiskUsage 99# 假如你不想要你的用户重命名文件的话,就设置为 yes 。# NoRename yes# 是 customer proof : 工作区(workaround)反对普通的客户错误,类似于:chmod 0 public_html 的错误。# 那是一个有效的命令,不过,将导致无知的客户所定他们自己的文件,将使你的技术支持忙于愚蠢的的问题中。# 假如你确信你所有的用户都有基本的Unix知识的话,这个特性将没什么用了。不过,假如你是一个主机提供商# 的话,启用它。CustomerProof yes# 每一个用户的并发限制。只有在添加了 --with-peruserlimits 编译选项进行编译后,这个指令才起# 作用。(大部分的二进制的发布版本就是例子)# 格式是 : <每一个用户最大允许的进程>;:<最大的匿名用户进程>;# 例如: 3:20 意思是同一个认证用户最大可以有3个同时活动的进程。而且同时最多只能有20个匿名用户进程。# PerUserLimits 3:20
很多朋友都知道Ubuntu是一个非常不错的Linux发行版,要在官网下载到Ubuntu也非常简单。但下载好ISO之后大家要怎么来安装呢?当然,早年前我们都是通过记录DVD光盘的方式来进行安装,现在随着光驱逐步被市场所淘汰,Ubuntu同Windows一样与时俱进,同样也可以通过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方式来进行安装。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如何在Windows、Mac甚至Linux平台下,如何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几种方式。Ubuntu版本的选择首先大家需要知道Ubuntu有LTS版本和“技术前沿版”,这两种版本都可以作为日常的桌面终端进行使用,但通常我们会认为LTS版本更加稳定, 而且可以获得至发行之日起为期5年的技术支持。而LTS版本之间发行的所谓“技术前沿版”仅有9个月的支持周期,到期之后用户就必需升级到新的版本下。再有就是32位和64位版本选择的问题。我个人比较建议大家都选择目前较主流的64位版本进行安装,当然,假如你的电脑太老旧或不能支持的话,还是安装32位吧!之前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内存小于3GB时就不要选择64位版本进行安装,其实这种说法可以忽略不计,64位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CPU支持,哪怕你的内存小于3GB。制作Ubuntu安装U盘一旦Ubuntu的ISO下载安装,我们就需要将其写入到U盘当中。其实无法你在哪种操作系统中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方式都大相径庭,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介绍。1.Windows中制作Ubuntu安装U盘Universal USB Installer是一个Windows下制作Linux安装U盘非常流行和常用的一个工具,该工具是绿色版本不需要安装,支持当前主流的Linux发行版,当然也支持Ubuntu。打开Universal USB Installer,之后我们只需按上图所示选择好下载到Ubuntu镜像,再指定好我们当前U盘的盘符即可。为了保证操作过程中不出问题,建议大家勾选对U盘进行格式化。2.Mac中制作Ubuntu安装U盘在Mac下制作Ubuntu安装U盘对很多普通用户来说就比较棘手了,因为我们必需用到Mac的终端命令。当然好处就是不用下载那些杂七杂八又不常用的工具来占用空间了。打开终端,使用如下命令:先浏览到下载文件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Downloads然后执行如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hdiutil convert -format UDRW -o ubuntu.iso ubuntu-xxxxxx.iso最后一部分是你下载好的Ubuntu镜像的文件名,请执行前按你的情况替换好。该命令可以将ISO镜像转换成Mac更容易地实现。再执行,删除Mac版为镜像文件添加的.dmg扩展名: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v ubuntu.iso.dmg ubuntu.iso下一步列出当前驱动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iskutil list然后插入U盘重新执行以上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iskutil list找出之前没有的驱动器挂载点后执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iskutil unmountDisk /dev/diskN其中N是上条命令中找出的U盘挂载点号。执行如下命令开始写入Ubuntu镜像文件到U盘: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d if=./ubuntu.iso of=/dev/rdiskN bs=1m写入完成后,我们执行如下命令弹出U盘就制作完成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iskutil eject /dev/diskN3.Linux中制作Ubuntu安装U盘Linux下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方式与Mac类似,都是通过终端命令来完成:先浏览到下载文件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Downloads然后使用如下命令开始写入: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d if=./ubuntu-iso-name.iso of=/dev/sdX其中X为U盘的挂载点,当然ubuntu-iso-name表示的是下载好Ubuntu镜像的名称,需要你自己改好。制作完成后使用如下命令推出U盘即可: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eject /dev/sdX以上我们介绍了3种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方式,相信大家按步骤来都可以制作完成,希望大家喜欢该文。
热门文章
- 1用电脑合成人物剪纸,打造独特的手工艺品(电脑合成剪纸教程,手工艺品新潮流)
- 2apt-get和apt-cache是Ubuntu Linux中的命令行下的包管理工具。 apt-get的GUI版本是Synaptic包管理器。该文中我们会展示apt-get和apt-cache命令的15个不同例子。示例:1 列出所有可用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apt-cache pkgnames account-plugin-yahoojp ceph-fuse dvd+rw-tools e3 gnome-commander-data grub-gfxpayload-lists gweled .......................................示例:2 用关键字搜索包这个命令在你不确定包名时很有用,只要在apt-cache(LCTT 译注:这里原文是apt-get,应为笔误)后面输入与包相关的关键字即可。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apt-cache search web server apache2 - Apache HTTP Server apache2-bin - Apache HTTP Server (binary files and modules) apache2-data - Apache HTTP Server (common files) apache2-dbg - Apache debugging symbols apache2-dev - Apache HTTP Server (development headers) apache2-doc - Apache HTTP Server (on-site documentation) apache2-utils - Apache HTTP Server (utility programs for web servers) ......................................................................注意: 假如你安装了“apt-file”包,我们就可以像下面那样用配置文件搜索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apt-file search nagios.cfg ganglia-nagios-bridge: /usr/share/doc/ganglia-nagios-bridge/nagios.cfg nagios3-common: /etc/nagios3/nagios.cfg nagios3-common: /usr/share/doc/nagios3-common/examples/nagios.cfg.gz pnp4nagios-bin: /etc/pnp4nagios/nagios.cfg pnp4nagios-bin: /usr/share/doc/pnp4nagios/examples/nagios.cfg示例:3 显示特定包的基本信息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apt-cache show postfix Package: postfix Priority: optional Section: mail Installed-Size: 3524 Maintainer: LaMont Jones Architecture: amd64 Version: 2.11.1-1 Replaces: mail-transport-agent Provides: default-mta, mail-transport-agent .....................................................示例:4 列出包的依赖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apt-cache depends postfix postfix Depends: libc6 Depends: libdb5.3 Depends: libsasl2-2 Depends: libsqlite3-0 Depends: libssl1.0.0 |Depends: debconf Depends: cdebconf debconf Depends: netbase Depends: adduser Depends: dpkg ............................................示例:5 使用apt-cache显示缓存统计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apt-cache stats Total package names: 60877 (1,218 k) Total package structures: 102824 (5,758 k) Normal packages: 71285 Pure virtual packages: 1102 Single virtual packages: 9151 Mixed virtual packages: 1827 Missing: 19459 Total distinct versions: 74913 (5,394 k) Total distinct descriptions: 93792 (2,251 k) Total dependencies: 573443 (16.1 M) Total ver/file relations: 78007 (1,872 k) Total Desc/File relations: 93792 (2,251 k) Total Provides mappings: 16583 (332 k) Total globbed strings: 171 (2,263 ) Total dependency version space: 2,665 k Total slack space: 37.3 k Total space accounted for: 29.5 M示例:6 使用 “apt-get update” 更新仓库使用命令“apt-get update”, 我们可以重新从源仓库中同步文件索引。包的索引从“/etc/apt/sources.list”中检索。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update Ign http://extras.ubuntu.com utopic InRelease Hit http://extras.ubuntu.com utopic Release.gpg Hit http://extras.ubuntu.com utopic Release Hit http://extras.ubuntu.com utopic/main Sources Hit http://extras.ubuntu.com utopic/main amd64 Packages Hit http://extras.ubuntu.com utopic/main i386 Packages Ign http://in.archive.ubuntu.com utopic InRelease Ign http://in.archive.ubuntu.com utopic-updates InRelease Ign http://in.archive.ubuntu.com utopic-backports InRelease ................................................................示例:7 使用apt-get安装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install icinga上面的命令会安装叫“icinga”的包。示例:8 升级所有已安装的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upgrade示例:9 更新特定的包在apt-get命令中的“install”选项后面接上“-only-upgrade”用来更新一个特定的包,如下所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install filezilla --only-upgrade示例:10 使用apt-get卸载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remove skype上面的命令只会删除skype包,假如你想要删除它的配置文件,在apt-get命令中使用“purge”选项。如下所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purge skype我们可以结合使用上面的两个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skype示例:11 在当前的目录中下载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download icinga Get:1 http://in.archive.ubuntu.com/ubuntu/ utopic/universe icinga amd64 1.11.6-1build1 [1,474 B] Fetched 1,474 B in 1s (1,363 B/s)上面的目录会把icinga包下载到你的当前工作目录。示例:12 清理本地包占用的磁盘空间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clean上面的命令会清空apt-get所下载的包占用的磁盘空间。我们也可以使用“autoclean”选项来代替“clean”,两者之间主要的区别是autoclean清理不再使用且没用的下载。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autoclean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示例:13 使用“autoremove”删除包当在apt-get命令中使用“autoremove”时,它会删除为了满足依赖而安装且现在没用的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autoremove icinga示例:14 显示包的更新日志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changelog apache2 Get:1 Changelog for apache2 (http://changelogs.ubuntu.com/changelogs/pool/main/a/apache2/apache2_2.4.10-1ubuntu1/changelog) [195 kB] Fetched 195 kB in 3s (60.9 kB/s)上面的命令会下载apache2的更新日志,并在你屏幕上分页显示。示例:15 使用 “check” 选项显示损坏的依赖关系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inuxtechi@localhost:~$ sudo apt-get check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 3Node.js 4.0 发布的主要目标是为io.js 用户提供一个简单的升级途径,所以这次并没有太多重要的 API 变更。下面的内容让我们来看看如何轻松的在 ubuntu server 上安装、配置 Node.js。一、基础系统安装Node 在 Linux,Macintosh,Solaris 这几个系统上都可以完美的运行,linux 的发行版本当中使用 Ubuntu 相当适合。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尝试在ubuntu 15.04 上安装 Node.js,当然了在 14.04 上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步骤安装。1.系统资源Node.js 所需的基本的系统资源取决于你的架构需要。本教程我们会在一台 1GB 内存、 1GHz 处理器和 10GB 磁盘空间的服务器上进行,最小安装即可,不需要安装 Web 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2.系统更新在我们安装 Node.js 之前,推荐你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的补丁和升级包,所以请登录到系统中使用超级用户运行如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pt-get update 3.安装依赖Node.js 仅需要你的服务器上有一些基本系统和软件功能,比如 make、gcc和wget 之类的。假如你还没有安装它们,运行如下命令安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apt-get install python gcc make g++ wget二、下载最新版的Node JS v4.0.0复制其中的最新的源代码的链接,然后用wget 下载,命令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wget https://nodejs.org/download/rc/v4.0.0-rc.1/node-v4.0.0-rc.1.tar.gz下载完成后使用命令tar 解压缩: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tar -zxvf node-v4.0.0-rc.1.tar.gz三、安装 Node JS v4.0.0现在可以开始使用下载好的源代码编译 Node.js。在开始编译前,你需要在 ubuntu server 上切换到源代码解压缩后的目录,运行configure 脚本来配置源代码: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ubuntu-15:~/node-v4.0.0-rc.1# ./configure现在运行命令 make install 编译安装 Node.j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ubuntu-15:~/node-v4.0.0-rc.1# make installmake 命令会花费几分钟完成编译,安静的等待一会。四、验证 Node.js 安装一旦编译任务完成,我们就可以开始验证安装工作是否 OK。我们运行下列命令来确认 Node.js 的版本。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ubuntu-15:~# node -v v4.0.0-pre在命令行下不带参数的运行node 就会进入 REPL(Read-Eval-Print-Loop,读-执行-输出-循环)模式,它有一个简化版的emacs 行编辑器,通过它你可以交互式的运行JS和查看运行结果。五、编写测试程序我们也可以写一个很简单的终端程序来测试安装是否成功,并且工作正常。要做这个,我们将会创建一个“test.js” 文件,包含以下代码,操作如下:现在为了运行上面的程序,在命令行运行下面的命令: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ubuntu-15:~# node test.js 在一个成功安装了 Node JS 的环境下运行上面的程序就会在屏幕上得到上图所示的输出,这个程序加载类util” 到变量 “util” 中,接着用对象 “util” 运行终端任务,console.log 这个命令作用类似 C++ 里的cout就是这些了。假如你刚刚开始使用Node.js 开发应用程序,希望本文能够通过在 ubuntu 上安装、运行Node.js 让你了解一下Node.js 的大概。
- 4当你想重装Ubuntu或者仅仅是想安装它的一个新版本的时候,假如有个便捷的方法来重新安装之前的应用并且重置其设置会很方便的。此时 Aptik 粉墨登场,它可以帮助你轻松实现。Aptik(自动包备份和恢复)是一个可以用在Ubuntu,Linux Mint 和其他基于Debian以及Ubuntu的Linux发行版上的应用,它允许你将已经安装过的包括软件库、下载包、安装的应用和主题、用户设置在内的PPAs(个人软件包存档)备份到外部的U盘、网络存储或者类似于Dropbox的云服务上。注意:当我们在此文章中说到输入某些东西的时候,假如被输入的内容被引号包裹,请不要将引号一起输入进去,除非我们有特殊说明。想要安装Aptik,需要先添加其PPA。使用Ctrl + Alt + T快捷键打开一个新的终端窗口。输入以下文字,并按回车执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update更新完毕后,你就完成了安装Aptik的准备工作。接下来输入以下命令并按回车: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aptik注意:你可能会看到一些有关于获取不到包更新的错误提示。不过别担心,假如这些提示看起来跟下边图片中类似的话,你的Aptik的安装就没有任何问题。安装过程会被显示出来。其中一个被显示出来的消息会提到此次安装会使用掉多少磁盘空间,然后提示你是否要继续,按下“y”再按回车,继续安装。当安装完成后,输入“Exit”并按回车或者按下左上角的“X”按钮,关闭终端窗口。在正式运行Aptik前,你需要设置好备份目录到一个U盘、网络驱动器或者类似于Dropbox和Google Drive的云帐号上。这儿的例子中,我们使用的是Dropbox。一旦设置好备份目录,点击启动栏上方的“Search”按钮。在搜索框中键入 “aptik”。结果会随着你的输入显示出来。当Aptik图标显示出来的时候,点击它打开应用。此时一个对话框会显示出来要求你输入密码。输入你的密码并按“OK”按钮。Aptik的主窗口显示出来了。从“Backup Directory”下拉列表中选择“Other…”。这个操作允许你选择你已经建立好的备份目录。注意:在下拉列表的右侧的 “Open” 按钮会在一个文件管理窗口中打开选择目录功能。在 “Backup Directory” 对话窗口中,定位到你的备份目录,然后按“Open”。注意:假如此时你尚未建立备份目录或者想在备份目录中新建个子目录,你可以点“Create Folder”来新建目录。点击“Software Sources (PPAs).”右侧的 “Backup”来备份已安装的PPAs。然后“Backup Software Sources”对话窗口显示出来。已安装的包和对应的源(PPA)同时也显示出来了。选择你需要备份的源(PPAs),或者点“Select All”按钮选择所有源。点击 “Backup” 开始备份。备份完成后,一个提示你备份完成的对话窗口会蹦出来。点击 “OK” 关掉。一个名为“ppa.list”的文件出现在了备份目录中。
- 5将电脑内存条改成U盘的详细教程(简单快速地将电脑内存条改装成U盘的方法)
- 6说明:系统:Ubuntu Server 11.10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 Allows all loopback (lo0) traffic and drop all traffic to 127/8 that doesnt use lo0# Accepts all established inbound connections# Allows all outbound traffic-A OUTPUT -j ACCEPT-A INPUT -p tcp --dport 80 -j ACCEPT-A INPUT -p tcp --dport 873 -j ACCEPT# THE -dport NUMBER IS THE SAME ONE YOU SET UP IN THE SSHD_CONFIG FILE# Now you should read up on iptables rules and consider whether ssh access# Allow ping# log iptables denied calls (access via dmesg command)# Reject all other inbound - default deny unless explicitly allowed policy:-A FORWARD -j REJECT##################################################################################################ctrl+o #保存ctrl+x #退出备注:873是Rsync端口iptables-restore < /etc/iptables.default.rules #使防火墙规则生效nano /etc/network/if-pre-up.d/iptables #创建文件,添加以下内容,使防火墙开机启动###########################################################!/bin/bashwhereis rsync #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rsync,出现下面的提示,说明已经安装ctrl+o #保存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志文件位置,启动rsync后自动产生这个文件,无需提前创建。/etc/init.d/rsync start #启动Next 下一步Next默认安装路径 C:Program FilescwRsyncInstall 安装Close 安装完成,关闭3、测试是否与Rsync服务端通信成功开始-运行-cmd输入cd C:Program FilescwRsyncbin 回车再输入telnet 192.168.21.168 873 回车出现下面的界面,说明与Rsync服务端通信成功备注 C:Program FilescwRsyncbin 是指cwRsync程序安装路径4、cwRsync客户端同步Rsync服务端的数据开始-运行-cmd,输入cd C:Program FilescwRsyncbin 回车再输入rsync -vzrtopg --progress --delete mysqlbakuser@192.168.21.168::MySQL_Backup /cygdrive/d/mysql_data输入密码:123456 回车出现下面的界面,说明数据同步成功可以打开D:mysql_data 与Rsync服务端/home/mysql_data目录中的数据对比一下,查看是否相同d/mysql_data 代表D:mysql_data192.168.21.168 #Rsync服务端IP地址-vzrtopg --progress #显示同步过程详细信息三、在cwRsync客户端的任务计划中添加批处理脚本文件,每天凌晨3:00钟自动同步Rsync服务端/home/mysql_data目录中的数据到D:mysql_data目录1、打开C:Program FilescwRsyncbin目录,新建passwd.txt输入123456保存继续在C:Program FilescwRsyncbin目录,新建MySQL_Backup.bat输入echo.echo.rsync -vzrtopg --port=873 --progress --delete mysqlbakuser@192.168.21.168::MySQL_Backup /cygdrive/d/mysql_data < passwd.txtecho 数据同步完成echo.最后保存退出2、添加批处理脚本到Windows任务计划开始-设置-控制面板-任务计划打开添加任务计划,下一步浏览,选择打开C:Program FilescwRsyncbin目录里面的MySQL_Backup.bat执行这个任务:选择每天,下一步起始时间:3:00运行这个任务:每天,下一步输入Windows系统管理员的登录密码,下一步完成扩展说明:假如要调整同步的时间,打开任务计划里面的MySQL_Backup切换到日程安排来选项设置,还可以打开高级来设置每隔几分钟运行一次MySQL_Backup.bat这个脚本至此,Ubuntu Server Rsync服务端与Windows cwRsync客户端实现数据同步完成
- 7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微软面向 Linux 平台推出了 Visual Studio 2015!昔日的对头,如今正走向融合。这么喜大普奔的事,我准备挑战一下微软重量级软件在 Linux 平台上的安装。然没想到哇。根本没有我想象中的挑战性。看完你就知道了。软件名称:Visual Studio 2015 旗舰版 官方最新版软件大小:1.69MB更新时间:2014-11-171、百度 “Visual Studio Downloads”这一溜关键词,在搜索结果中打开 Visual Studio 的主页。2、可以看到页面上有三个磁贴状方块,最右边的是 Visual Studio Code,我们点击它里面的“下载”。3、进入下载页面,页面上地址栏下方的黄色条带里提示有更新的版本,当然,大家要更新的。先点那个黄条里的 New features,看看有啥新鲜东西。4、各种改进,包括文件管理、编辑器选项、JavaScript 支持升级、Git 增强等等。那还等什么,点击上方黄条上的 Update,去下载升级版吧。5、在接下来的页面,我们点击 Updating on Linux 一节里的链接,开始下载。有两个链接,分别是 64 位的和 32 位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6、下载完成之后,点击下载管理器里的“在文件夹中显示”,导航到刚才下载的软件包所在的文件夹。7、在软件包上右键——>提取到此处,开始解压软件包。8、解压完成,进入与软件压缩包同名的文件夹,在一个名为 Code 的可执行文件上双击。9、DUANG!Linux 平台上的微软重量级软件一下出现在眼前。原来,Visual Studio Code 是不开源的,我刚开始想象的软件编译呀,软件包依赖呀等挑战,从开始就不存在好嘛。现在,各位年轻的码农,一切就看你们的了。10、假如和我一样觉得无从下手,好吧,附送免费视频培训,我的名字叫雷锋。
- 8ubuntu打开网页视频后居然没有反应,找了半天解决方法才知道是没有安装adobeflash,那该如何安装呢?且看下面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因为ubuntu系统下面的默认浏览器是火狐,这里就以火狐为例,其实只要装了一个浏览器上的flash,那么就都可以了。第一步:打开火狐浏览器,并且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一个地址,这个地址必须是在线视频播放的网站。然后随便点开一个视频,是不是提示你未安装flash呢?那么我们点击【这里】这个播放器上面的链接。假如你浏览器上,已经提示一个【install FLASH】的按钮,那么我们直接点击它也是可以的。按照第三步点开一个网页后,会弹出一个全英文的网页,我们看到网页右下角处的【Download now】按钮,点击它假如点不开,那么我们回到网页的左下角处,点击【select Version****】这个选项。在下拉列表中选着【APT FOR ubuntu】选项。之后,再去点击那个【Download now】按钮。开始下载。下载后,我们就可以安装这个软件了:1) 把下载的文件放进/home文件夹里面。2)按Ctrl+ALT+T调出终端,在终端中输入【sudu dpkg -i flash文件名】3)按enter执行后就开始安装,等待安装完成就可以啦。
- 9掌握平板电脑4指操作技巧,高效利用设备(简单易学的平板电脑4指操作教程,助您成为高手)
- 10红米14电脑使用教程(掌握红米14电脑的关键操作,轻松高效工作学习)
- 11大多数的 Linux Distro 也将 IPv6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预设地开启,但有时实际上不需要 IPv6 支援,如要关闭 IPv6 可用以下方法: Debian / Ubuntu 1. 开启 /etc/modprobe.d/aliases 2. 里面有一行是 “alias net-pf-10 ipv6″ 3. 将以上一行用以下两行取代: alias net-pf-10 off alias ipv6 off Red Hat 1. 开启 /etc/modprobe.conf 2. 加入这一行: alias net-pf-10 off 更改以上档案后重新启动系统,这时 IPv6 便会关闭。我在 Ubuntu 上关闭了 IPv6 后,发觉 DNS 的效能改善了,那就是一般上网时要 resolve ip 时回应得更快。
- 12假定你想要在你的家庭/办公网络中设置一台Linux打印服务器,而你手头上却只有USB打印机可用(因为他们比那些有着内建网络接口或无线模块的打印机要便宜得多)。此外,假如这些设备中有一台是一体化的,而你也想要通过网络共享其整合的扫描仪,这该怎么办?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怎样安装并共享一台USB一体机(Epson CX3900喷墨打印机和扫描仪),一台USB激光打印机(Samsung ML-1640),以及作为锦上添花,配置一台PDF打印机。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将在GNU/Linux Debian 7.2 [Wheezy]服务器中实现。尽管这些打印机看起来有点老旧了(我是在2007年买的Epson一体机,2009年买的激光打印机),但我仍然相信我从安装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也一样能应用到该品牌的新产品和其它品牌中去:有一些预编译的.deb包驱动可用,而其它驱动可以从仓库中直接安装。毕竟,它是重要的基本原则。先决条件 要设置网络打印机和扫描仪,我们将使用CUPS,它是一个用于Linux/UNIX/OSX的开源打印系统。# aptitude install cups cups-pdf 排障提示:根据你的系统状况(这个问题很可能在手动安装包失败后,或者缺少依赖包的时候会发生),在安装cups和cups-pdf前端包管理系统可能会提示你卸载许多包以尝试解决当前依赖问题。假如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你只有两个选择:1)通过另外一个前端包管理系统安装包,如apt-get。注意,并不建议进行这样的处理,因为它不会解决当前的问题。2)运行以下命令:aptitude update && aptitude upgrade。该命令会修复此问题,并同时更新包到最新版本。配置CUPS 为了能够访问CUPS的网页接口,我们需要至少对cupsd.conf文件(用于CUPS的服务器配置文件)进行一次最低限度的修改。在进行修改前,让我们为cupsd.conf做个备份副本:# cp cupsd.conf cupsd.conf.bkp 然后,编辑原始文件(下面只显示了最为有关联的部分):Listen:监听指定的地址和端口,或者域套接口路径。Location /path:为该名字所代表的位置指定访问控制。Order:指定HTTP访问控制顺序(allow,deny或deny,allow)。Order allow,deny是说允许规则先于(并且优先处理)拒绝规则。DefaultAuthType (也可以用AuthType): 指定默认使用的认证类型。Basic是指使用/etc/passwd文件来认证CUPS中的用户。DefaultEncryption:指定认证请求所使用的加密类型。WebInterface:指定是否启用网页接口。 # Listen for connections from the local machine Listen 192.168.0.15:631 # Restrict access to the server Order allow,deny Allow 192.168.0.0/24 # Default authentication type, when authentication is required DefaultAuthType Basic DefaultEncryption IfRequested # Web interface setting WebInterface Yes # Restrict access to the admin pages Order allow,deny Allow 192.168.0.0/24 现在,让我们重启CUPS来应用修改:# service cups restart 为了允许另外一个用户(除了root之外)修改打印机设置,我们必须像下面这样添加他/她到lp(授权对打印机硬件的访问并启用用户管理打印任务)和lpadmin(拥有打印优先)组。假如在你当前网络设置没有必要或不需要该设置,你可以不用理会该步骤。# adduser xmodulo lp# adduser xmodulo lpadmin 通过网页接口配置网络打印机 1、 启动网页浏览器,并打开CUPS接口http://:Port,这里在我们的例子中是http://192.168.0.15:631:2、 转到管理标签,然后点击添加打印机:3、 选择你的打印机;在本例中,EPSON Stylus CX3900 @ debian (Inkjet Inkjet Printer),然后点击继续:4、 是时候为打印机取个名字,并指定我们是否想要从当前工作站共享它:5、 安装驱动——选择品牌并点击继续。6、 假如打印机假如不被CUPS支持(没有在下一页中列出来),我们必须从生产厂家的网站上下载驱动(如http://download.ebz.epson.net/dsc/search/01/search/ OSC=LX),安装完后回到该页。7、 注意,预编译的.deb文件必须从我们使用的机器上发送(例如,通过sftp或scp)到打印服务器(当然,假如我们有一个直接的下载链接就更加简单了,而不用下载按钮了):8、 在将.deb文件放到服务器上后,我们就可以安装了: # dpkg -i epson-inkjet-printer-escpr_1.4.1-1lsb3.2_i386.deb 排障提示:假如lsb包(一个第三方Linux应用编写者可以依赖标准核心系统)没有安装,那么驱动会无法安装:我们将安装lsb,然后尝试再次安装打印机驱动:# aptitude install lsb# dpkg -i epson-inkjet-printer-escpr_1.4.1-1lsb3.2_i386.deb9、 现在,我们可以返回到第五步并安装打印机:配置网络扫描仪 现在,我们将继续配置打印机服务器来共享扫描仪。首先,安装xsane,这是SANE——扫描仪快捷访问的前端:# aptitude install xsane 接下来,让我们编辑/etc/default/saned文件以启用saned服务:# Set to yes to start saned RUN=yes最后,我们将检查saned是否已经在运行了(很可能不在运行哦——那么我们将启动服务并再来检查):# ps -ef | grep saned | grep -v grep# service saned start 配置另一台网络打印机 通过CUPS,你可以配置多台网络打印机。让我们通过CUPS配置一台额外的打印机:Samsung ML-1640,它是一台USB打印机。splix包包含了单色(ML-15xx, ML-16xx, ML-17xx, ML-2xxx)和彩色(CLP-5xx, CLP-6xx)Samsung打印机驱动。此外,此包的详细信息中指出,一些新命名的Samsung打印机,如Xerox Phaser 6100也适用此驱动。# aptitude install splix 然后我们将使用CUPS网页接口来安装打印机,就像前面一样:安装PDF打印机 接下来,让我们在打印服务器上配置一台PDF打印机。这样,你就可以将来自客户计算机的文档转换成PDF格式了。由于我们已经安装了cups-pdf包,PDF打印机就已经自动安装好了,可以通过网页接口验证:当选定PDF打印机后,文档将被写入可配置目录(默认是~/PDF),或者也可以通过后续处理命令进行复制。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配置桌面客户端来通过网络访问打印机和扫描仪。
全站热门
第一步:点击应用程序-附件-终端(如图)第二步:打开命令终端,分别运行(如图)复制代码代码如下:echo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etc/resolv.confecho nameserver 114.114.115.115 >/etc/resolv.conf PS:推荐使用114DNS,速度更快!
virtualbox的共享文件夹一般都挂载在/media下面,用ll查看会发现文件夹的所有者是root,所有组是vboxsf,所以文件管理去无法访问是正常的,解决方法是把你自己加入到vboxsf组里面。复制代码代码如下:重启,就可以了
Vmware上新建出的Ubuntu可以使用,问题就是找不到网卡了,提示No such device eth0...解决过程不写了,反正耗掉了我好几个小时...原因是Vmware保存的硬件配置文件*.vmx里记录了网卡的MAC地址,而Ubuntu也会记录MAC地址,这样在克隆虚拟机的时候,Vmware会为Ubuntu分配一个新的eth0网卡,但是由于被之前的eth0占用,所以它会变成eth1。再因为eth0是默认的网卡,显然这个网卡不存在,所以就提示No such device eth0..Ubuntu保存MAC地址的配置文件为/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我装的是9.10版本,8.04以后的版本应该都是这个解决方法:方法1:直接删除配置文件直接删除配置文件,重启之后Ubuntu就会找到新的网卡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方法2:修正配置文件修改配置文件,将原本的eth0删除,然后修改eth1的NAME=erh1为NAME=eth0,重启之后Ubuntu就会使用新的配置文件设置网卡了。修改前的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像这样: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将它修改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PCI device 0x1022:0x2000 (pcnet32)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 ATTR{address}==00:0c:29:85:XX:XX, ATTR{dev_id}==0x0,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0
在终端连续 输入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echo 1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wlan1 -j MASQUERADE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1 -j MASQUERADE比如我的配置:本机有线连接配置:Method:Munual192.168.1.210 255.255.255.0 .192.168.1.1DNS Server 202.100.64.68Search Domains 202.100.64.66本机无线连接配置:SSID:yunhaiMode :ad-hocwireless security :none 这里假如填写了密码,连接时请选择正确的无线名称。Method:Munual10.10.10.10 255.255.255.0 0.0.0.0剩下的都不填或者缺省即可连接端的无线配置ip:10.10.10.12 只要是和主机的无线是同一个网段即可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0.10.10.10DNS:202.100.64.68二级DNS:202.100.64.66记得假如修改了配置,就需要重新连接。关于DNS可以上网去搜索
静态IP配置方法:编辑/etc/network/interfaces,删掉内容,并输入以下几行(假设你的网卡是eth0)sudo gedit /etc/network/interfacesauto eth0iface eth0 inet static //指定为staticaddress 192.168.1.103 //IP地址gateway 192.168.1.1 //网关netmask 255.255.255.0 //子网掩码network 192.168.1.0 //这个是网络?broadcast 192.168.1.255 //广播然后重启网络设备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设置DNS:Ubuntu设置DNS,只要将DNS地址写入/ect/resolv.conf文件即可,但在12.04 desktop版中,重启系统之后,静态IP设置生效,但无法链接外网,/etc/resole.conf文件的DNS地址也覆盖掉了。解决办法,在/etc/resolvconf/resolv.conf.d/目录下创建tail文件,写入nameserver 202.96.134.133nameserver 202.96.128.68然后重启,DNS生效。
Ubuntu Linux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初次使用时,你无法作为root来登录系统,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从系统的安装说起。对于其他Linux系统来 说,一般在安装过程就设定root密码,这样用户就能用它登录root帐户或使用su命令转换到超级用户身份。与之相反,Ubuntu默认安装时,并没有 给root用户设置口令,也没有启用root帐户。问题是要想作为root用户来运行命令该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可以使用sudo命令达此目的。 sudo 是linux下常用的允许普通用户使用超级用户权限的工具,该命令为管理员提供了一种细颗粒度的访问控制方法,通过它人们既可以作为超级用户又可以作为其 它类型的用户来访问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管理员能够在不告诉用户root密码的前提下,授予他们某些特定类型的超级用户权限,这正是许多系统管理员所梦 寐以求的。 设置分配很简单,只要为root设置一个root密码就行了: $ sudo passwd root 之后会提示要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连续输入root密码,再使用:$ su 就可以切换成超级管理员用户登陆了! 1. 在终端执行 sudo passwd root 指令后,系统将会提示你设置一个新的 root 帐号密码。 2. 点击 System ->Preferences ->Login Window 菜单,并切换到 Security 选项页,然后选中其下的“Allow local system administrator login”选项。 执行上述两步后,你便可以使用 root 帐号登录 Ubuntu 系统了。 假如要再次禁用 root 帐号,那么可以执行 sudo passwd -l root。 方法二: 在Ubuntu中用root帐号登录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没有多大必要,因为当你需要 root 的权限时,使用 sudo 便可以了。假如你实在需要在 Ubuntu 中启用 root 帐号的话,那么不妨执行下面的操作: 1.重新设置 root 的密码: $sudo passwd root #按照提示输入两次新的密码,并加以确认。 2.启用root用户登录: $sudo vi /etc/gdm/gdm.conf # 打开gnome的配置文件,在末行模式中输入:AllowRoot回车,找到AllowRoot=false ,把false改为true,保存后退出。 之后,重启系统时,就可以用 root 登录了。假如你想要禁用 root 帐号,则执行下列命令: $sudo passwd -l root Ubuntu 中的 root 帐号默认是被禁用了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假如你想要使用 root 的权限来干些事情,就需要 sudo 指令。对某些朋友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激活 Ubuntu 中的 root 帐号。 Fedora 10 上如何让root登陆系统 收藏 Fedora10默认是不允许root账号进行GUI登陆的,下面是解决方式。 首先以用户账号进入终端,允许root账号登陆: 首先 su [daemon] AutomaticLoginEnable=true AutomaticLogin=user_name Fedora 10的网络服务不能自动启动,同样需要修改 chkconfig --level 35 network on 假如使用GUI界面去修改网络配置,貌似那个修改程序有BUG,子网掩码改完了再打开就变成了192.168.1.1 同样,可以在文件中直接修改。 文件位置:/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还可以: 开机以root身份登陆系统,登陆模式是图形界面,提示无法验证用户,很纳闷,密码也没错啊,输入了几次依然提示“无法验证用户”。只好用一个普通用户登陆了。 打开终端 输入 su ,再输入 root 密码,成功转到 root 用户。设置开机启动模式为文本模式,重新启动到文本模式下,输入 root 和密码,登陆成功,看来在文本模式下是可以用root登陆的。 不能以root身份登陆到图形模式,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虽然只能用普通用户登陆到图形界面,但是在图形界面模式下可以更改root的密码。选择 系统-->管理-->根口令,弹出对更改root密码的对话框。 28. 图形化 root 登陆 打开终端输入: su -c gedit /etc/pam.d/gdm 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t #auth required pam_succeed_if.so user != root quiet 11 中 修改这个文件: /etc/pam.d/gdm-password
热门文章
- 1小米5和5s拍照效果对比(小米5和5s相机表现如何?一图胜千言,你就知道!)
- 2windows之外的世界比想像中要大得多呢,几乎天天都在用ssh,却到今天才知道有sshfs这个好东西,前几天还在为ZendStudio可以远程编辑文件欣喜,惭愧啊,终于有比vi scp://hostname//path/to/file更方便的方式了。sshfs,就是可以把ssh连接到的主机资源,映射到本机的文件系统当中,然后用户可以像操作本地文件一样操作,而实际的文件改动将通过ssh传输到远程主机当中。类似于mount了一个windows共享目录,或者另外一台linux主机的samba共享,或者是nfs共享,只是“共享协议”变成了ssh通道罢了。ubuntu源中已经包含了sshfs了,以及所需的fuse包,直接apt安装就可以了,一共是三个包:“fuse-utils libfuse2 sshfs”,不大,加起来才179k。安装的时候会自动创建用户组fuse,要使用sshfs的用户需要先加到这个用户组里才行(记得完成后还要重新登录),不然会没有权限执行fusermount:fuse: failed to exec fusermount: Permission denie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umount ~/remote_folder这个简单的命令会断开远程连接同时清空 remote_folder 目录。总结在 Linux 上有很多工具可以用于访问远程文件并挂载到本地。但是如之前所说,假如有的话,也只有很少的工具能充分利用 SSH 的强大功能。我希望在这篇指南的帮助下,也能认识到 SSHfs 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工具。
- 3电脑显示内核数据错误解决方案(解决内核数据错误问题的关键步骤)
- 4Ubuntu 15.10 Beta 的代号叫 Wily Werewolf(威利狼人),于10 月20 号正式发布了。假如你是一个勇于尝鲜的试用达人,可以参考本文先将你的 Ubuntu 15.04 升级到 Ubuntu 15.10 Beta。注意:Ubuntu 15.10 beta 目前还只是测试版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和Bug,一旦升级到Ubuntu 15.10 beta 除了重装将无法再降级回 15.04。Ubuntu 15.04升级到Ubuntu 15.10Ubuntu 15.04 升级到 Ubuntu 15.10 的步骤同时适用于:Xubuntu、Kubuntu、Lubuntu、Ubuntu Gnome 和 Ubuntu Mate。1.打开软件和更新2.浏览到更新选项卡 — 勾选提前释放出的更新 — 选择适用任何新版本3.当以上选项配置好之后,使用如下命令来更新系统: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以上命令可能会花比较长的时间,这主要取决于你的网速和使用的源。4.使用如下命令运行软件更新器, -d 参数会寻找版本升级sudo update-manager –d 5.执行如上命令后,软件更新器将会检查当前系统可用的版本更新 接下来想必不用我说了。下载Ubuntu 15.10 beta假如你不想直接在系统上升级就试用 Ubuntu 15.10,可以直接下载 ISO 镜像文件在虚拟机中安装尝鲜。如何将Ubuntu 15.04升级到Ubuntu 15.10这个问题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希望本文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哦。
- 5使用PE盘轻松安装操作系统的教程(简单操作、高效实用、一键搞定)
- 6电脑主板安装讲解教程(详细指导如何安装电脑主板)
- 7一小伙伴的电脑是装的ubuntu系统,一天,我去他那,他问我,你看我电脑配置如何?我当时肯定不会,不过现在会了,这里便分享给大家如何看配置。方法一:1、因为朋友安装的是14.10版ubuntu,所以,我先点击【系统设置】按钮,就是屏幕上左侧的那个有扳手和齿轮的那个图标。我先点开它,看看是否能在里面找到什么。2、然后点击【系统设置】里面的另一个【齿轮】,居然又是齿轮!我一眼就看到了它,此图标在右下角,属于【系统】这个选项里面的最后一个,叫【详细信息】。我们点开它。3、在详细信息界面的右侧,有【设备名称】、【内存】、【处理器】等行。后面居然就是我们需要的信息。然而只是唯独没有WINDOWS系统中第三方软件获取到的显示器尺寸,不过也没什么啦!此方法已成!版本低的ubuntu可能不具备!方法二:1、按Ctrl+Alt+T键,调出终端窗口,在窗口中输入【free -m】按enter键执行,然后会在下面第一行的【mem:】后面的【total】下面显示你的内存总大小。2、光能看到内存大小不行呀,我们需要的还有硬盘信息,那么我们需要先在终端输入【df】,显示的sd1就是我当前的磁盘。后面的第一个数据就是磁盘大小。19.4G,不知到上面型号!看来只能拆机箱看了!3、查看cpu信息,型号,我们在终端输入【cat /proc/cpuinfo】按enter执行后则显示出CPU的型号呀之类的信息啦。4、我们使用命令能看到显卡型号哦,命令是【lspci |grep VGA】按enter执行,然后在下面的一行中,最后面会显示你的显卡型号哦!
- 8同样的先下载PHP源码包,键入“cd /usr/local/src”回车并执行“sudo wget http://cn2.php.net/distributions/php-5.3.8.tar.gz”下载PHP源码包。解压后进入php目录中,“cd php-5.3.8”回车,并执行“sudo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erver/php --with-config-file-path=/usr/local/server/php --enable-mbstring --enable-ftp --with-gd --with-jpeg-dir=/usr --with-png-dir=/usr --with-mysql=mysqlnd --with-mysqli=mysqlnd --with-pdo-mysql=mysqlnd --with-pear --enable-sockets --with-freetype-dir=/usr --enable-gd-native-ttf --with-zlib --with-libxml-dir=/usr --with-xmlrpc --enable-zip --enable-fpm --enable-fpm --enable-xml --enable-sockets --with-gd --with-zlib --with-iconv --enable-zip --with-freetype-dir=/usr/lib/ --enable-soap --enable-pcntl --enable-cli”回车。出现下图就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再接着键入“sudo make && make install”。等待操作完成之后,复制启动脚本。输入“sudo cp ./sapi/fpm/init.d.php-fpm /etc/init.d/php-fpm”回车,接着再执行“sudo chmod +x /etc/init.d/php-fpm”。修改PHP-FPM配置文件,依次执行“cd /usr/local/server/php/etc”、“mv php-fpm.conf.default php-fpm.conf”、“vi php-fpm.conf”编辑配置文件。去掉25行前的分号。修改第131和132行的user和group为当前用户(安装系统时设置的帐户名)。去掉161、166、171、176行前面的分号,如下图。保存并退出。PHP-FPM启动及退出分别使用命令“/etc/init.d/php-fpm start”与“/etc/init.d/php-fpm stop”。
- 9电脑错误404(深入解析电脑错误404,帮助您解决烦恼)
- 10Wireshark 是一个基于 GUI 的数据包捕获和嗅探工具。该工具被网络管理员普遍使用,网络安全工程师或开发人员对于各种任务的数据包级的网络分析是必需的,例如在网络故障,漏洞测试,应用程序调试,或逆向协议工程是必需的。 Wireshark 允许实时记录数据包,并通过便捷的图形用户界面浏览他们的协议首部和有效负荷。这是 Wireshark 的 UI,尤其是在 Ubuntu 桌面下运行时,当你向上或向下滚动分组列表视图时,或开始加载一个 pre-recorded 包转储文件时,有时会挂起或冻结,并出现以下错误。显然,这个错误是由 Wireshark 和叠加滚动条之间的一些不兼容造成的,在最新的 Ubuntu 桌面还没有被解决(例如,Ubuntu 15.04 的桌面)。一种避免 Wireshark 的 UI 卡死的办法就是 暂时禁用叠加滚动条。在 Wireshark 上有两种方法来禁用叠加滚动条,这取决于你在桌面上如何启动 Wireshark 的。命令行解决方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cp /usr/share/applications/wireshark.desktop ~/.local/share/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