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系列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寻找ThinkPad系列中最划算的笔记本电脑)
ThinkPad系列是记本联想旗下的一款商务笔记本电脑产品线,以其出色的系列性价选择寻找系列性能、优秀的比最稳定性和耐用性而闻名于世。然而,中最随着不断推出的划算新产品和不同系列的选择,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会感到困惑,笔电脑究竟哪款ThinkPad系列的记本性价比最高呢?本文将对不同系列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读者找到最划算的系列性价选择寻找系列选择。

一:X系列——轻薄便携的比最极致性能之选
X1Carbon、X1Yoga等X系列产品是中最ThinkPad中最轻薄便携的代表,采用碳纤维材质和精湛的工艺制造,云服务器可靠性和性能并存。
二:T系列——经典商务机型的不二之选
T系列是ThinkPad中最经典的商务笔记本电脑,拥有强大的处理器、卓越的键盘和广泛的扩展性,是商务用户的首选。

三:L系列——性能与价格的完美平衡
L系列是ThinkPad中性价比最高的系列之一,既拥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又具备相对较低的价格,非常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
四:E系列——性能卓越的入门级选择
E系列是ThinkPad中入门级的选择,拥有令人满意的性能和可靠性,而且价格相对较低,非常适合学生和刚入职场的新人。
五:P系列——工作站级别的IT技术网强悍力量
P系列是ThinkPad中专为专业用户和需要处理大量计算任务的人群设计的,具备强大的图形性能和高效的处理能力。

六:Yoga系列——灵活转换的多功能笔记本
Yoga系列是ThinkPad中具备触摸屏和360度可翻转功能的多功能笔记本电脑,不仅可以满足日常办公需求,还能提供更多使用方式。
七:Helix系列——平板与笔记本的完美结合
Helix系列是ThinkPad中平板与笔记本的结合体,具备轻便易携的特点,同时支持触控和键盘输入,满足用户对移动办公的需求。
八:X1Fold——开启折叠屏时代的创新之作
X1Fold是ThinkPad最新推出的创新之作,采用可折叠屏幕设计,提供了全新的使用体验,适合追求时尚与创新的用户。
九:价格对比——不同系列间的性价比对比分析
本段将对不同系列的云服务器提供商ThinkPad产品进行性价比对比分析,从性能、价格、功能等方面对各系列进行综合评价。
十:选择指南——如何选择最适合的ThinkPad系列
本段将从用户需求、预算、功能要求等方面给出选择ThinkPad系列的指南,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十一:售后服务——ThinkPad系列的售后保障
本段将介绍ThinkPad系列在售后服务方面的特点,如全国联保、上门服务等,以及用户购买后的使用保障。
十二:用户评价——用户对不同系列的评价和使用心得
本段将收集不同系列ThinkPad产品的用户评价和使用心得,从真实用户角度了解各系列的优缺点和实际表现。
十三:市场推荐——市场上ThinkPad系列的推荐款
本段将推荐市场上评价较好、性价比较高的ThinkPad系列产品,供读者参考选择。
十四:购买建议——购买ThinkPad系列产品的一些建议
本段将从购买渠道、价格优惠、配置选择等方面给出购买ThinkPad系列产品的建议,帮助读者购买到最划算的笔记本电脑。
十五:
通过对不同系列ThinkPad产品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每个系列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系列是找到最划算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的关键。
本文地址:http://www.bzve.cn/html/0e639993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博瑞空气净化器(高效净化,呼吸更安心)
如何处理控件报文错误(解决电脑控件报文错误的方法与技巧)
电脑提示读盘错误无法开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解决电脑无法开机的读盘错误,保护数据安全)
常见的Flash播放器插件安装是这样的: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ln -fs /usr/lib/adode-flashplugin/libflashplayer.so /usr/lib/mozilla/plugins/libflashplayer.so 5.重启firefox,即可。BU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E:无法获得锁/var/lib/dpkg/lock- open (11:资源暂时不可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rm -rf /var/cache/apt/archives/lock复制代码代码如下:E: dpkg 被中断,您必须手工运行 sudo dpkg --configure -a 解决此问题。既然系统给出了这样的提示,那咱照大爷说的办呗,所以老老实实运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pkg --configure -a结果却是:我可以说脏话吗?嗯,不能吗?好吧,继续想办法解决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里我当时有两条思路。第一是结束掉dpkg的进程,然后再次运行sudo dpkg --configure -a,结果当然是失败告终。所以还是得从卸载掉之前安装的flashplugin下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运行系统提示我们运行的sudo dpkg --configure -a,而是sudo dpkg -r flashplugin-installer,所以运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pkg -r flashplugin-installer但是这时显示: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pkg: error: dpkg status database is locked by another process神马!你又被锁定了?so,老办法搞定它!搞定之后需要再次执行未成功的卸载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rm -rf /var/lib/dpkg/lock复制代码代码如下:ps -af | grep dpkg这时可以看到dpkg的具体进程信息:复制代码代码如下:root 4439 4427 0 01:42 pts/3 00:00:00 /bin/sh /var/lib/dpkg/info/update-notifier-common.postinst configure 0.119ubuntu8.1 ray 4659 3635 0 01:42 pts/4 00:00:00 grep --color=auto dpkg抓住它就不要放过它!捉住干掉,执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kill -9 4439至此,卸载工作就算是成功告终了,下面步入安装flashplugin的正轨。首先去Adobe官网下载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home/aa/Downloads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cp -r usr/* /usrsudo cp libflashplayer.so /usr/lib/firefox/plugins/这时候已经完成了复制工作,可以使用sudo vim /usr/lib/firefox/plugins/libflashplayer.so来验证是否完成了动作,假如看到了一堆的乱码,那就是成功完成了步骤。输入:q即可退出vim。
探索苹果iOS9.2系统的全新功能与体验(深入剖析iOS9.2系统的关键特性与升级优势)
在Ubuntu中怎么安装JDK图文解析,对于很多不知道怎么操作的朋友可以参考本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方法/步骤1,到Oracle官网下载相关的JDK2,假设jdk安装文件在桌面,我们指定的安装目录是:/usr/local/java 。可是系统安装后在/usr/local下并没有java目录,这需要我们去创建一个java文件夹3,打开终端(terminal)切换到桌面下,执行复制sudo cp jdk-6u30-linux-i586.bin /usr/local/java/安装jdk:切换到root用户下,(注:假如因忘记密码而认证失败,可以先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再执行,修改root用户密码如图)更改jdk-6u30-linux-i586.bin权限运行jdk-6u30-linux-i586.bin当看到下图情况时,说明你安装成功了。这时在/usr/local/java目录下就多了一个jdk1.6.0_30文件夹,可以查看一下注:假如因忘记密码而认证失败,可以先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再执行,修改root用户密码以上就是在Ubuntu中怎么安装JDK图文解析教程,大家看明白了吗?主要大家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即可成功安装JDK,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脑版微信显示系统错误问题解决指南(解决微信显示系统错误,让您畅快使用电脑版微信)
安装小企鹅输入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Alt+F2运行以下命令关闭iBus启动Fcitx: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service lightdm restart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im-switch -s fcitx -z defaultsudo im-switch -s fcitx -z default第六步:注销或重启就生效在右上角的输入法设置中输入法 ==>搜狗拼音或输入法的“配置”中设置这个输入法的翻页不是安pagedown或pageup,而是加号键跟减号键(其实不加shift)
热门文章
- 1Nginx (engine-x)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 HTTP 服务器、反向代理和 IMAP/POP3 代理服务器。nginx 杰出的功能有:稳定、丰富的功能集、简单的配置和低资源消耗。nginx 被用于一些高性能网站并在站长之间变得越来越流行。本教程会从源码构建一个带有 google paespeed 模块的用于 Ubuntu 15.04 的 nginx .deb 安装包。pagespeed 是一个由 google 开发的 web 服务器模块来加速网站响应时间、优化 html 和减少页面加载时间。ngx_pagespeed 的功能如下: 图像优化:去除元数据、动态缩放、重压缩。 CSS 与 JavaScript 压缩、串联、内联、外联。 小资源内联 图像与 JavaScript 延迟加载 HTML 重写 缓存生命期插件前置要求 Ubuntu Server 15.04 64位 root 权限该文我们将要: 安装必备软件包 安装带 ngx_pagespeed 的 nginx 测试安装必备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dpkg-dev build-essential zlib1g-dev libpcre3 libpcre3-dev安装带 ngx_pagespeed 的 nginx第一步 - 添加nginx仓库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vim /etc/apt/sources.list.d/nginx.list加入下面的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eb http://nginx.org/packages/ubuntu/ trusty nginx deb-src http://nginx.org/packages/ubuntu/ trusty nginx更新仓库: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update注意:假如你看到信息:GPG error [...] NO_PUBKEY [...] 等等请添加key: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sudo apt-key adv --keyserver keyserver.ubuntu.com --recv-keys KEYNUMBER sudo apt-get update第二步 - 从仓库下载 nginx 1.8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sudo su cd ~ mkdir -p ~/new/nginx_source/ cd ~/new/nginx_source/ apt-get source nginx apt-get build-dep nginx第三步 - 下载 Pagespee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 mkdir -p ~/new/ngx_pagespeed/ cd ~/new/ngx_pagespeed/ ngx_version=1.9.32.3 wget https://github.com/pagespeed/ngx_pagespeed/archive/release-${ngx_version}-beta.zip unzip release-${ngx_version}-beta.zip cd ngx_pagespeed-release-1.9.32.3-beta/ wget https://dl.google.com/dl/page-speed/psol/${ngx_version}.tar.gz tar -xzf 1.9.32.3.tar.gz第四步 - 配置 nginx 来编译 Pagespee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new/nginx_source/nginx-1.8.0/debin/ vim rules在两处 CFLAGS .configure 下添加模块: --add-module=../../ngx_pagespeed/ngx_pagespeed-release-1.9.32.3-beta adding pagespeed to nginx adding pagespeed to nginx 第五步 - 打包 nginx 软件包并安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new/nginx_source/nginx-1.8.0/ dpkg-buildpackage -bdpkg-buildpackage 会编译 ~/new/ngix_source/ 为 nginx.deb。打包完成后,看一下目录: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new/ngix_source/ ls nginx builded with pagespeed 接着安装 nginx。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pkg -i nginx_1.8.0-1~trusty_amd64.deb 测试运行 nginx -V 测试 nginx 是否已经自带 ngx_pagespee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nginx -V 总结稳定、快速、开源的 nginx 支持许多不同的优化模块。这其中之一是 google 开发的‘pagespeed’。不像 apache,nginx 模块不是动态加载的,因此你必须在编译之前就选择好需要的模块。
- 2苹果电脑5105f错误及解决方法(探索苹果电脑5105f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修复)
- 3安装SSH: sudo apt-get install ssh 用ssh登录主机: SSH username@ipaddress eg:admin@10.24.0.2 安装vsftpd: vsftpd 是可在 Ubuntu 中应用的 FTP 守护程序之一。它在安装、设置和保护方面十分方便。要安装 vsftpd 您可以应用下列命令: vsftpd - FTP 服务器配置 你可以编纂 vsftpd 配置文件,/etc/vsftpd.conf,来配置缺省设置。缺省状态下只答应匿名 FTP。假如您盼看禁用该选项,您可以将下面这行: anonymous_enable=YES 改为 anonymous_enable=NO 缺省状态下,本地系统用户是不答应登录 FTP 服务器的。要转变该设置,您可以将下面这行反注释: #local_enable=YES 缺省状态下,答利用户从 FTP 下载文件,但不答应他们上传文件到 FTP 服务器。为了能够上传文件到 FTP 服务器,需要转变该设置,您可以将下面这行反注释掉: #anon_upload_enable=YES 配置文件包含很多配置参数。关于配置文件中的每个参数的信息都可以得到,或者您可以参考手册页,man 5 vsftpd.conf 阐明每个参数的细节。 一旦您配置好了 vsftpd 您就可以运行该守护程序了。您可以履行下列命令来运行vsftpd 守护过程: sudo /etc/init.d/vsftpd start
- 4台式电脑扩展显示教程(一步步教你如何扩展台式电脑的显示屏,让工作效率翻倍)
- 5佳能MP-288打印机的功能与性能全面评测(一款高性价比打印解决方案的综合分析)
- 6第一次安装Ubuntu,发现比较“奇怪”的一点是,在安装过程中,不像其他发布版本那样,要求设置root的密码,也就无法以root登录了。经过去网上查询才发现:Ubuntu默认是关闭root帐户的,这样做有如下优点:起初Ubuntu团队希望安装尽可能的简单,不使用root,在安装期间的两个用户交互步骤可以省略。(科林·沃森)更进一步, 假如在安装中使用root,用户将被要求永远记住他们选择的密码--即使他们很少使用到它。Root密码经常被对Unix安全模型不熟悉的用户忘记。(马特·齐默曼)它防止了缺省登录时“我能做任何事情”--在较大的变化发生之前,你将被提示输入口令,这可以使你考虑你这样做的结果。 假如你作为root登录,你可以删除一些“没用的文件夹”并且不会意识到你正处于错误的目录,那时已经太晚了。它是在Unix下长时间使用“su-command-^D”练习的情况下,代替一直呆在root shell--除非你做严重的系统维护(那时你仍然可以使用 sudo su)。(吉姆·奇塔姆 和 安德鲁·索巴拉)Sudo 增加了运行命令的日志记录(在/var/log/auth.log)。假如你陷入困境,你总是可以返回并看见那些运行的命令。(安德鲁·Zbikowski)开启root帐号的方法:为了启用root 帐号(也就是设置一个口令)使用:sudo passwd root当你使用完毕后屏蔽root帐号使用:sudo passwd -l root这个将锁住root帐号。如何在终端模式下切换到root身份?sudo -s -HPassword: <在此输入密码>
- 7什么是Kdump?Kdump 是一种的新的crash dump捕获机制,用来捕获kernel crash时候产生的crash dump。Kdump需要配置两个不同目的的kernel,其中一个我们在这里称作standard(production) kernel;另外一个称之为Crash(capture)kernel。standard(production)kernel,是指我正在使用的kernel,当standard kernel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crash的时候, kdump会切换到crash kernel, 简单来说,standard kernel会正运行时发生crash,而crash(capture) Kernel 会被用来捕获production kernel crash时候产生的crash dump。捕获crash dump是在新的crash(capture) kernel 的上下文中来捕获的,而不是在standard kernel上下文进行。具体是当standard kernel方式crash的时候,kdump通过kexec(后面介绍)自动启动进入到crash kernel当中。假如启动了kdump服务,standard kernel会预留一部分内存, 这部分内存用来启动crash kernel。kdump机制主要包括两个组件:kdump和kexec kexec是一个快速启动机制,允许通过已经运行的内核的上下文启动一个Linux内核,不需要经过BIOS。BIOS可能会消耗很多时间,特别是带有众多数量的外设的大型服务器。这种办法可以为经常启动机器的开发者节省很多时间。Kexec是实现kdump机制的关键,它包括2个组成部分:一是内核空间的系统调用kexec_load,负责在生产内核(production kernel 或 first kernel)启动时将捕获内核(capture kernel或sencond kernel)加载到指定地址。二是用户空间的工具kexec-tools,他将捕获内核的地址传递给生产内核,从而在系统崩溃的时候能够找到捕获内核的地址并运行。没有kexec就没有kdump。先有kexec实现了在一个内核中可以启动另一个内核,才让kdump有了用武之地。 kdump是一种先进的基于kexec的内核崩溃转储机制。当系统崩溃时,kdump使用kexec 启动到第二个内核。第二个内核通常叫做捕获内核,以很小内存启动以捕获转储镜像。第一个内核保留了内存的一部分给第二内核启动用。由于kdump利用kexec启动捕获内核,绕过了 BIOS,所以第一个内核的内存得以保留。这是内核崩溃转储的本质。kdump需要两个不同目的的内核,生产内核和捕获内核。生产内核是捕获内核服务的对像。捕获内核会在生产内核崩溃时启动起来,与相应的ramdisk一起组建一个微环境,用以对生产内核下的内存进行收集和转存。注意,在启动时,kdump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重要的内存,为了计算系统需要的真正最小内存,加上kdump使用的内存数量,以决定真正的最小内存的需求。kexec和kdump的设计区别:Kexec的设计是用新内核去覆盖原内核位置;而KDUMP是预留一块内存来加载第二个内核(和相关数据),Crash后第二个内核在原位置运行(不然就达不到相关目的了),收集第一个内核的相关内存信息。下面开始试验kdump特性: 操作系统:ubuntu 12.10(3.5.0-17-generic)安装kdump工具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发现安装过程中修改了grub,在引导内核配置上(/boot/grub/grub.cfg)多了如下参数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crashkernel用来指定保留内存的大小,我们可以知道crashkernel帮我们设定的保留区域的大小是:假如内存小于384M,不保留内存;假如内存大于等于384M但小于2G,保留64M;假如内存大于2G,保留128M。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下载dbgsym文件,改文件是用来吊事内核信息的文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重启机器使配置生效。复制代码代码如下:kdump-tools配置(kdump-config show):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可以通过sysrq强制系统崩溃。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这造成内核崩溃,如配置有效,系统将重启进入kdump内核,当系统进程进入到启动 kdump服务的点时,(dump.时间戳文件)将会拷贝到你在kdump配置文件中设置的位置。ubuntu的缺省目录是:/var/crash/时间戳文件夹。然后系统重启进入到正常的内核。一旦回复到正常的内核,就可以在上述的目录下发现dump文件,即内存转储文件。可以使用之前安装的crash工具来进行分析。生成dump文件后/var/crash的目录结构:├── 201305061817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出现如下错误提示: crash: cannot resolve: xtime,此时crash的版本为5.1.6,版本太低,调试不了3.5的内核,需要升级crash,可以手动安装crash。
- 8电脑6008错误意外关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电脑出现6008错误,如何应对和解决?)
- 9华为高铁模式(构建高效、安全、智能的高铁新生态)
- 10解决电脑读写文件错误的方法(处理电脑文件错误,让读写更高效)
- 11假如你想要使用多个Linux发行版,你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你要么安装到你的物理机或虚拟机中,要么以live模式从ISO文件启动。第二个选择,对硬盘空间需求较小,只是有点麻烦,因为你需要将ISO文件写入到U盘或CD/DVD中来启动。不过,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可选的折中方案:把ISO镜像放在硬盘中,然后以live模式来启动。该方案比完全安装更省空间,而且功能也完备,这对于缓慢的虚拟机而言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案。下面我将介绍怎样使用流行的Grub启动加载器来实现该方案。很明显,你将需要使用到Grub,这是几乎所有现代Linux发行版都使用的。你也需要你所想用的Linux版本的ISO文件,将它下载到本地磁盘。最后,你需要知道启动分区在哪里,并怎样在Grub中描述。对于此,请使用以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disk -l 带有‘*’的就是启动分区。对于我,就是/dev/sda1,用Grub语言描述就是(hd0,1)。作为参考,sda2就是(hd0,2),sdb1就是(hd1,1),以此类推。(你明白了吧。)我们需要编辑什么?首先,打开/etc/default/grub并检查以下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GRUB_HIDDEN_TIMEOUT=0需要在此行前添加‘#’进行注释。保存,然后打开/etc/grub.d/40_custom。在该文件中,你将添加启动到ISO的参数。结构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enuentry [Entrys title in the grub screen] { set isofile=[path to ISO file] loopback loop [boot partition in Grub language]$isofile [some specific] arguments }例如,假如你想要从ISO文件启动Ubuntu,那么你就是想要添加如下行到40_custom文件: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nuentry Ubuntu 14.04 (LTS) Live Desktop amd64 { set isofile=/boot/ubuntu-14.04-desktop-amd64.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inux (loop)/casper/vmlinuz.efi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isofile} quiet splash initrd (loop)/casper/initrd.lz } 假如你想要启动Gparted: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nuentry GParted Live amd64 { set isofile=/boot/gparted-live-0.18.0-2-amd64.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oopback loop $isofile linux (loop)/live/vmlinuz boot=live config union=aufs noswap noprompt ip=frommedia toram=filesystem.squashfs findiso=${isofile} initrd (loop)/live/initrd.img }或者甚至是Fedora: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nuentry Fedora 20 Live Desktop x86_64 { set isofile=/boot/Fedora-Live-Desktop-x86_64-20-1.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oopback loop $isofile linux (loop)/isolinux/vmlinuz0 root=live:CDLABEL=Fedora-Live-Desktop-x86_64-20-1 rootfstype=auto ro rd.live.image quiet rhgb rd.luks=0 rd.md=0 rd.dm=0 iso-scan/filename=${isofile} initrd (loop)/isolinux/initrd0.img }注意,参数可根据发行版进行修改。幸运的是,有许多地方你可以查阅到。我喜欢这个发行版,但是还有很多其它的发行版你可以启动。同时,请注意你放置ISO文件的地方。假如你的家目录被加密或者无法被访问到,你可能更喜欢将这些文件放到像例子中的启动分区。但是,请首先确保启动分区有足够的空间。最后,不要忘了保存40_custom文件并使用以下命令来更新grub: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sudo update-grub 以便在下次启动时看到修改。接下来做什么?想要更多东西?好吧,那就修改下参数来玩玩。你可以启动一个ISO文件,并让它持续做一些事情。例如,假如你是个彻头彻尾的妄想症患者,想要有个可以快速清除硬盘的选项,那么可以使用DBAN来进行一些设置。现在,真的要当心啊,因为此设置会清除你的硬盘,而且在启动时也没有恢复选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enuentry Dariks Boot and Nuke { set isofile=/boot/dban.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inux (loop)/dban.bzi nuke=dwipe silent }另外一个选择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enuentry Dariks Boot and Nuke { set isofile=/boot/dban.iso loopback loop (hd0,1)$isofile linux (loop)/dban.bzi }可以显示DBAN选项,让你选择清除驱动器。当心,因为它仍然十分危险。小结一下,对于ISO文件和Grub有很多事情可做:从快速live会话到一键毁灭,都可以满足你。之后,你也可以试试启动一些针对隐私方面的发行版,如Tails。
- 12解决电脑错误141的有效方法(快速修复电脑错误141,避免数据丢失)
全站热门
ubuntu安装mac os x主题步骤来咯~下文将为大家演示ubuntu14.04安装mac os x主题教程,安装MAC OS X 主题会帮助你的 Ubuntu 14.04 看起来更像MAC OS X哦~第三步、在Ubuntu 14.04上安装Mac OS X主题现在unity桌面看起来就像Mac了,你已经有了mac的图标,mac的窗口样式,mac的鼠标指针样式。
Ubuntu 13.04双显卡安装NVIDIA GT630M驱动安装 bumblebee 以管理双显卡,下面命令会自动安装NVIDIA显卡驱动[plain]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bumblebee/stable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bumblebee bumblebee-nvidia安装成功后,重启电脑查看显卡状态[plain]lspci | grep VGA00:02.0 VGA compatible controller: Intel Corporation 3rd Gen Core processor Graphics Controller (rev 09)01:00.0 VGA compatible controller: NVIDIA Corporation GF108M [GeForce GT 630M] (rev ff)第一行是Intel核芯显卡信息,第二行是NVIDIA独立显卡信息,最后的 rev ff 表示独立显卡已经关闭查看显卡驱动是否安装成功[plain]sudo optirun nvidia-settings -c :8至此,显卡驱动已安装成功,假如要以独立显卡运行某个程序,例如 test 程序sudo optirun test
第一次安装Ubuntu,发现比较“奇怪”的一点是,在安装过程中,不像其他发布版本那样,要求设置root的密码,也就无法以root登录了。经过去网上查询才发现:Ubuntu默认是关闭root帐户的,这样做有如下优点:起初Ubuntu团队希望安装尽可能的简单,不使用root,在安装期间的两个用户交互步骤可以省略。(科林·沃森)更进一步, 假如在安装中使用root,用户将被要求永远记住他们选择的密码--即使他们很少使用到它。Root密码经常被对Unix安全模型不熟悉的用户忘记。(马特·齐默曼)它防止了缺省登录时“我能做任何事情”--在较大的变化发生之前,你将被提示输入口令,这可以使你考虑你这样做的结果。 假如你作为root登录,你可以删除一些“没用的文件夹”并且不会意识到你正处于错误的目录,那时已经太晚了。它是在Unix下长时间使用“su-command-^D”练习的情况下,代替一直呆在root shell--除非你做严重的系统维护(那时你仍然可以使用 sudo su)。(吉姆·奇塔姆 和 安德鲁·索巴拉)Sudo 增加了运行命令的日志记录(在/var/log/auth.log)。假如你陷入困境,你总是可以返回并看见那些运行的命令。(安德鲁·Zbikowski)开启root帐号的方法:为了启用root 帐号(也就是设置一个口令)使用:sudo passwd root当你使用完毕后屏蔽root帐号使用:sudo passwd -l root这个将锁住root帐号。如何在终端模式下切换到root身份?sudo -s -HPassword: <在此输入密码>
安装和基本用法常用插件:1.ctags安装ctags可以建立源码树的索引,使程序员在编程时能迅速定位函数、变量、宏定义等位置去查看原形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ctags那么在终端进入到该目录后,输入命令ctags -R *,你会发现多了一个tags文件,这个就是索引文件2.taglist插件想必用过Source Insight的人都记得这样一个功能:SI能够把当前文件中的宏、全局变量、函数等tag显示在Symbol窗口,用鼠标点上述tag,就跳到该tag定义的位置;可以按字母序、该tag所属的类或scope,以及该tag在文件中出现的位置进行排序;假如切换到另外一个文件,Symbol窗口更新显示这个文件中的tag。在vim中的taglist插件所实现的就是上述类似的功能,有些功能比SI弱,有些功能比SI更强。而且,taglist插件还在不断完善中!要使用taglist plugin,必须满足:打开vim的文件类型自动检测功能:filetype on 系统中装了Exuberant ctags工具,并且taglist plugin能够找到此工具(因为taglist需要调用它来生成tag文件)你的vim支持system()调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taglist/doc:taglist/plugin: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usr/share/vim/vim71/doc启动vim,命令模式下输入:helptags . (.不可少,表示当前目录。也可以在任意目录中启动vim,只要指定:helptags usr/share/vim/vim71/doc/)生成帮助标签后,就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查看taglist帮助:help taglist.txt现在可以vim中试着打开taglist,输入命令:TlistToggle 来打开和关闭taglist窗口。(命令可以简写为Tlist)命令使用介绍Ctrl+] :在函数调用的地方跳转到函数定义的地方Ctrl+t:返回到上一个查找的地方解压后的目录结构如下
Ubuntu怎么安装mac os x主题呢?下文小编将为大家分享ubuntu14.04安装mac os x主题教程,安装MAC OS X 主题会帮助你的 Ubuntu 14.04 看起来更像MAC OS X,效果非常的不错。buntu14.04安装mac os x主题教程:第一步、下载壁纸第一步要做的事仅仅是下载Mac OS X 的壁纸,这个压缩包的大小有39.2MB, 解压之后右键点击桌面->修改背景图片->选择下载的背景。第二步、安装主题修改工具为了修改GTK主题,图标,系统主题,光标,字体我们需要安装unity tweak。要安装unity tweak在ubuntu14.04上通过使用如下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unity-tweak-tool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安装ubuntu-tweak来实现主题更换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tualatrix/ppa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tweak效果图:第三步、在Ubuntu 14.04上安装Mac OS X主题为了修改上文所说的内容。我们需要打开终端运行如下命令: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oobslab/themes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mac-ithemes-v3sudo apt-get install mac-icons-v3现在打开刚才安装的工具来选择主题,在GTK主题上选择MBuntu,再本地tab上选择“Mbuntu-osx”,在光标tab上选择“Mac-cursors”。现在unity桌面看起来就像Mac了,你已经有了mac的图标,mac的窗口样式,mac的鼠标指针样式。
热门文章
- 1图解演示环境版本:本机系统: WIN7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 8 (英文版)安装目标:Ubuntu Desktop 12.04 LTS (请点击这里)先下载好iso镜像文件详细过程图解:0. 初始画面,点击“Create a New Virtual Machine”(左上Ubuntu为本人已有开发环境机,请忽略)1. 点击“Custom(自定义)”2. 无需选择,直接Next(上面是选Workstation版本的兼容性的,这里默认为当前版本8.0,之前版本的不同在于Limitations(局限),如内存更少,不支持HD Audio等)3. 选择“I will install the operating system later”这里无严格要求的同学,是可以选择第二项“Installer disc image file (ios)”的,之后会VMware会自动得知你的iso是Linux(Ubuntu),只要求你输入Full name,和用户名密码等简单的用户设定,但是这是一个Easy install,如VMware原文所说“When the New Virtual Wizard detects an operating system that supports Easy Install, the wizard prompts you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guest operating system. After the virtual machine is created, the guest operating system installation is automated and VMware Tools is installed.” 我觉得是因为这个OS的自动安装,不完全,导致一些核心命令无法使用、无反应等一些问题。所以有更高要求的同学,不能选这项,需要完全、自定义的安装。4. 在Version下选择“Ubuntu”,注:64位Ubuntu需要选下面那个“Ubuntu 64-bit”5. 设置虚拟机名称(即每次启动VMware左上方显示的名字),之后选择你想的在WIN7里的安装路径(默认在C盘,很不方便)。6. Number of processors(处理器个数)选择为2我是i7处理器,配置较好无压力的,感觉双核比单核好一些(假如没用VMware不会这么设计,但是对于更多的,没必要),下面那个应该没必要选,有非常懂的同学,请留言赐教。7. 内存大小选择,使用自动推荐的1G内存(本机内存8G)。同学们在虚拟机里,应该不会跑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程序,内存大不等于快,而是更多的数据放在内存里而非硬盘里,对于内存消耗大的程序、系统会变快。去年做本科毕设的时候,调整过虚拟机的内存从1G为2G,结果竟然变慢了,应该是外面WIN7被占用了的问题。8. Network Type网络类型选择,本次选择默认的“NAT”注:这里有一点本人经历的非常重要需要说明,使用“NAT”的话,需要外面的WIN7使用一根线连接上网,才能在Ubuntu里上网(如同Ubuntu是你的真正OS的感觉,不需要手工配置任何IP信息),不能默认使用无线连接。这点对有些笔记本同学可能会造成麻烦。当然不是说不能通过手动配置IP相关解决,但是为了避免每次都配置的麻烦,请直接使用“bridged”桥接手动配置。9. 默认即可,直接“Next”10. 默认即可,直接“Next”第三项为直接划分硬盘给该虚拟机使用,意思应为绕过WIN7的那个文件夹管理,直接给虚拟机只用一块硬盘空间,有高级需要的同学可以选择。所以,注:默认的那个可以轻松实现copy,move,当你想拷给另外一个人,或者换机器的时候。11. 磁盘选择,默认即可,直接“Next”12. 选择“Store virtual disk as a single file”上面那个方框,是说现在就立即分20G给这个虚拟机,假如不够,还是会一点一点随着你的使用增加(跟不选一样)。假如同时没有很多个虚拟机装在WIN7上,或者硬盘空间太大又不放东西,可选。13. 虚拟机文件的存放地址,选个D盘的位置就行了。14. 点击“Finish”,完成了虚拟机的配置工作这里点击“Customize Hardware”的话,有机会对前面不满意的虚拟机硬件设置(处理器个数,内存大小等)重新设置,所以前面不满意的同学,不用点cancel重来,实际上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也是可以随时改变虚拟机的配置的,这点不用担心。15. 完成后,可以看到左上角多出了“Ubuntu 12.04”,先别急着Power on,还没装ubuntu呢。。。点击“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16. 在弹出的settings里,点击“CD/DVD(IDE)”,然后在右侧点击“Use ISO image file”,再选择你开始下载好的Ubuntu 12.04的iso镜像文件的路径然后点“OK”。17. 启动虚拟机,即点击step 15里的“Power on this virtual machine”,之后Ubuntu 12.04开始了安装,先选择语言,然后点击“Install Ubuntu”18. 假如选择“Download updates while installing”为安装过程直接安装最近的更新,假如选择“Install this third-party software”为安装第三方软件19. 选择“Something else”,将要对虚拟机的20G硬盘做手动分区20. 点击“New Partation Table”(新建分区表)21.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Contunie”22. 选中新出现的“free space”(空闲空间),点击“Add”23. 注意下图中的“Primary”,“Beginning”, “Ext4 ...”均为默认,不需要修改;数字为大小,以MB为单位(注:不用追求1024凑整,硬盘实际上是凑不整的。。。),这里选择10000=10G;最后的“Mount point(挂载点)”下拉列表中,选中“/”,完成该步,点“OK”注意:“/ ” 建议大小在5GB以上。(根据关于“Ubuntu手动分区”的多个相关文章一致得来)非常注意:本人上次弄了个6G,结果进去下libraries,一下就满了,那叫一个悲剧!所以,同学们千万别抱着“5G以上”来想,ubuntu应该自己就占了4、5G,不想悲剧的同学至少8G以上吧,20G确实不大,但是假如打算长期的同学,应该不会使用虚拟机了,20G跑程序,绰绰有余,等喜欢了熟悉了,再来个真的吧。24. 再次选中“free space”(同step 22图中),点击“Add”;注意下图中“Logical”,“Beginning”均为默认,大小选择1000(1G);在Use as的下拉列表中选择“swap area”,注:最后的下拉列表为灰色,意为swap area不用选择挂载点;完成该步,点“OK”注意:“swap area” 即交换分区,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根据关于“Ubuntu手动分区”的多个相关文章一致得来)不需要太大,1G足以。25. 再次选中“free space”(同step 22图中),点击“Add”;注意下图中“Logical”,“Beginning”, “Ext4 ...”均为默认;注:大小选择也为默认,即所有的剩余空间;最后的“Mount point”下拉列表中,选中“/home”;完成该步,点“OK”注意:“/home” 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根据关于“Ubuntu手动分区”的多个相关文章一致得来)注:三个分区的顺序不要变,因为/home在最后便于默认选择“剩余的空间”,避免手工分配。26. 至此,所有分区工作已经完成,如下图所示。注:假如不满意可以点击“Revert(还原)”来重新分区,直到满意和准确无误为止。假如感到满意,点击“Install Now”注:上图为悲剧图,6G的/是不够的,这个图没有更新,仅供参考,不比看数字。27. 选择你所在的时区,自动调整时间,夏令时什么的手动调不方便,之后都点击“Continue”以继续28. 键盘选择US,一般国内买的电脑都是这样的,可根据情况自己选择29. Ubuntu的个人设置,根据自己需要填写用户名密码等30. 最后安装完成,点击“Restart Now”重启Ubuntu即可31. 停止在如下画面,按“回车”即可至此,全部安装过程完毕,我们可以进入到Ubuntu 12.04的桌面工作了。一定要注意:由于未使用自动安装,所以现在我们的虚拟机不含有VM Tools,导致无法全屏虚拟机等等问题,需要安装VM tools,详情请搜索即可。
- 2很多朋友都知道Ubuntu是一个非常不错的Linux发行版,要在官网下载到Ubuntu也非常简单。但下载好ISO之后大家要怎么来安装呢?当然,早年前我们都是通过记录DVD光盘的方式来进行安装,现在随着光驱逐步被市场所淘汰,Ubuntu同Windows一样与时俱进,同样也可以通过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方式来进行安装。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如何在Windows、Mac甚至Linux平台下,如何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几种方式。Ubuntu版本的选择首先大家需要知道Ubuntu有LTS版本和“技术前沿版”,这两种版本都可以作为日常的桌面终端进行使用,但通常我们会认为LTS版本更加稳定, 而且可以获得至发行之日起为期5年的技术支持。而LTS版本之间发行的所谓“技术前沿版”仅有9个月的支持周期,到期之后用户就必需升级到新的版本下。再有就是32位和64位版本选择的问题。我个人比较建议大家都选择目前较主流的64位版本进行安装,当然,假如你的电脑太老旧或不能支持的话,还是安装32位吧!之前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内存小于3GB时就不要选择64位版本进行安装,其实这种说法可以忽略不计,64位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CPU支持,哪怕你的内存小于3GB。制作Ubuntu安装U盘一旦Ubuntu的ISO下载安装,我们就需要将其写入到U盘当中。其实无法你在哪种操作系统中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方式都大相径庭,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介绍。1.Windows中制作Ubuntu安装U盘Universal USB Installer是一个Windows下制作Linux安装U盘非常流行和常用的一个工具,该工具是绿色版本不需要安装,支持当前主流的Linux发行版,当然也支持Ubuntu。打开Universal USB Installer,之后我们只需按上图所示选择好下载到Ubuntu镜像,再指定好我们当前U盘的盘符即可。为了保证操作过程中不出问题,建议大家勾选对U盘进行格式化。2.Mac中制作Ubuntu安装U盘在Mac下制作Ubuntu安装U盘对很多普通用户来说就比较棘手了,因为我们必需用到Mac的终端命令。当然好处就是不用下载那些杂七杂八又不常用的工具来占用空间了。打开终端,使用如下命令:先浏览到下载文件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Downloads然后执行如下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hdiutil convert -format UDRW -o ubuntu.iso ubuntu-xxxxxx.iso最后一部分是你下载好的Ubuntu镜像的文件名,请执行前按你的情况替换好。该命令可以将ISO镜像转换成Mac更容易地实现。再执行,删除Mac版为镜像文件添加的.dmg扩展名:复制代码代码如下:mv ubuntu.iso.dmg ubuntu.iso下一步列出当前驱动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iskutil list然后插入U盘重新执行以上命令: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iskutil list找出之前没有的驱动器挂载点后执行: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iskutil unmountDisk /dev/diskN其中N是上条命令中找出的U盘挂载点号。执行如下命令开始写入Ubuntu镜像文件到U盘: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d if=./ubuntu.iso of=/dev/rdiskN bs=1m写入完成后,我们执行如下命令弹出U盘就制作完成了:复制代码代码如下:diskutil eject /dev/diskN3.Linux中制作Ubuntu安装U盘Linux下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方式与Mac类似,都是通过终端命令来完成:先浏览到下载文件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d ~/Downloads然后使用如下命令开始写入: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dd if=./ubuntu-iso-name.iso of=/dev/sdX其中X为U盘的挂载点,当然ubuntu-iso-name表示的是下载好Ubuntu镜像的名称,需要你自己改好。制作完成后使用如下命令推出U盘即可: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eject /dev/sdX以上我们介绍了3种制作Ubuntu安装U盘的方式,相信大家按步骤来都可以制作完成,希望大家喜欢该文。
- 3电脑绣花人工贴板教程(利用电脑绣花人工贴板,为刺绣艺术赋予全新的可能性)
- 4方法一:安装gcc4.4和g++4.4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lrwxrwxrwx 1 root root 7 2011-08-14 15:17 /usr/bin/gcc ->gcc-4.7-rwxr-xr-x 1 root root 224544 2011-10-06 05:47 /usr/bin/gcc-4.4-rwxr-xr-x 1 root root 237072 2011-09-17 17:25 /usr/bin/gcc-4.5-rwxr-xr-x 1 root root 302104 2011-09-17 05:43 /usr/bin/gcc-4.6由上面显示可以看出默认安装的是gcc-4.7,现在来改成gcc-4.4删除gcc-4.7的软连接文件/usr/bin/gcc。(只是删除软连接)命令:sudo rm /usr/bin/gcc然后建一个软连接,指向gcc-4.4。命令:sudo ln -s /usr/bin/gcc-4.4 /usr/bin/gcc
- 5电脑管家错误代码的解决方法(遇到电脑管家错误代码?别慌,教你如何解决!)
- 61,安装linux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然后是jdk: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这个命令之后需要多按几次回车,知道再次出现命令提示符。当然,这个做法也不是很安全,里面有个输入key的地方,官方的建议是,输入一首歌的歌词,呵呵,这个建议很搞笑。当然在我的步骤中,这个key就是空值了。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然后把整个.ssh文件夹考到所有对节点上,具体方法可以使用scp命令,具体命令由于和具体环境有关,下面不写。 这样网络就设置对差不多了。 当然具体的值,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改。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这个例子很直白,不解释。 masters里面是jobtracker和namenode所在节点的主机名或者ip地址,我的masters文件里只有一行,当然假如你想要设置多个节点作为主节点,也可以。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不出意外的话,现在hadoop就可以使用了。 Hadoop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由Apache基金会开发。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高速运算和存储。Hadoop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简称HDFS。HDFS有着高容错性的特点,并且设计用来部署在低廉的(low-cost)硬件上。而且它提供高传输率(high throughput)来访问应用程序的数据,适合那些有着超大数据集(large data set)的应用程序。HDFS放宽了(relax)POSIX的要求(requirements)这样可以流的形式访问(streaming access)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 7Mac电脑数据迁移教程(轻松迁移你的数据到新的Mac电脑)
- 8有时候免不了要使用Windows应用程序,于是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Wine教你如何在Linux上顺畅地运行Windows应用程序。复制代码代码如下:3. 从左边的Get Software(取得软件)部分中选择“PPA for Ubuntu Wine Team”,然后选择Microsoft Windows Compatibility Layer(Development files) – wine1.3-dev。点击Install(安装)。这会安装最新的Wine软件包,包括开发库。提示:卸载现有的Wine软件包,以确保最大的兼容性。另外,假如想干净安装,你可以删除Wine用户目录,为此可以从主目录中使用命令rm -r -v .wine。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同样地,你也可以给配置脚本指定 prefix 参数。以普通用户安装 wine: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复制代码代码如下:下载winetricks脚本:现在我们需要下载一个很棒的脚本,名为winetricks,它会自动下载和安装必要的支持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现在输入下列命令,安装必要的支持包:复制代码代码如下:提示:你还可以不用任何命令行参数来运行winetricks,那样就能从漂亮的GUI界面选择需要安装的软件包。三. 安装微软Office在本例中,我们将安装微软Office 2007。插入微软Office 2007光盘,鼠标右击setup.exe,选择“Open With Windows Program Loader”。这应该会启动微软Office安装程序。以平常的方式来安装,就像你在任何Windows系统上安装那样。四. 建立库鉴于已安装好了微软Office 2007,大家要确保Wine已经过配置,可以顺利使用该应用软件。你也看到,Wine以自己的方法实施了各种Windows库,但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原生的Windows库,确保应用程序有最大的兼容性。Wine随带自己的配置工具:winecfg。除了其他功能外,该工具还让我们可以在内置版本的库与原生版本的库之间切换。输入命令winecfg,即可打开Wine配置工具。进入到Libraries(库)选项卡,把riched20和usp10添加到“native, builtin”。这表明,Wine应该先试着装入原生的Windows库;要是没有这些库,它会试着装入内置的库。 五. 运行微软Office微软Office现在应该已出现在Ubuntu程序菜单中。可以先后进入到Application(应用程序)>Programs(程序)>Microsoft Office(微软Office)来访问它。这个过程确实相当简单。假如你只想临时运行某个Windows程序,假设兼容性很好,那么全都妥当了;但是高级用户想要再深入一步的话,需要继续读下去。[NextPage]使用Winelib构建Windows应用程序
- 9长虹55Q1R——品质与智能的完美结合(一款全面升级的智能电视,领略高品质视听体验)
- 10别克换挡电脑维修教程(轻松掌握别克换挡电脑的维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