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几种特殊的数据库应用场景,你学会几个?

域名2025-11-05 07:18:5343658

这两天一直在出差,聊聊在高铁上突然想起一些东西,种特先做个记录吧。殊的数据

数据库的用场能力不是无限的,针对一些特别的景学高需求的应用往往需要在集成架构和应用架构上去做些优化,从而满足应用的聊聊需求。数据库厂商也在努力提升产品的种特能力,尽可能从数据库的殊的数据角度来满足应用的需求。不过数据库产品的用场能力总是有上限的,不可能满足应用的景学所有需求。

第一个场景是聊聊0数据丢失,在传统的种特数据库灾备环境中,RPO为0是殊的数据绝大多数系统的追求。0数据丢失十分有价值,站群服务器用场虽然某些应用系统允许少量数据丢失。景学

不过数据库层面能保证RPO为0,对于应用来说是最为友好的。早些年阿里的支付宝在使用ORACLE 9i的时候,就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通过写REDO远程副本的方式实现了同城灾备系统中RPO为0。这种技术目前还在ORACLE ADG的同城灾备中使用。这种方案的实现比O记自身提供的FAR SYNC更为简单实用,在某些场景中也更加有效。

第二种场景是极致高可用。大多数应用对于高可用的目标要低一些,早期ORACLE OPS/RAC就实现了分钟级的TAF切换,通过FCF可以实现秒钟级的切换。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而言,哪怕是银行核心交易,医院HIS系统等,分钟级故障切换已经能够满足高可用切换要求了,当然监管部门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方面的追求是网站模板无止境的

。而对于证券交易,期货交易,电网调度等系统而言,可用性的要求更为极致。数据库哪怕再安全都无法给这些系统提供足够的可用性保障。因此这些系统都可用性不能完全依靠数据库系统,应用本身能够短时间脱离数据库来完成交易撮合是十分关键点。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交易系统是无法满足期货交易这样严苛的可用性要求的。十多年前我给移动的短信平台做系统优化,就发现有一家供应商的系统可以脱离数据库运行30分钟左右,而另外一家只要数据库挂了系统就挂了。这就是应用架构产生的可用性差异。

第三个场景是极致高并发。极致就是只你可能不大想象得出来的QPS,高到很可能超出单体数据库的能力极限。免费源码下载这个场景最初是互联网场景。当单体数据库无法搞定的时候,首先我们会做分库,如果分库还解决不了,那么就分表。比较幸运的是这种场景的写入或者查询都相对简单,因此分库分表的实现对于应用来说还算可控。

分布式数据库最初就是用来解决这些场景的,对于一些超高并发的简单场景能给予很好的支撑。不过数据库厂商的野心在不断扩大,他们希望分布式数据库不仅仅能解决简单的业务,也能解决复杂度业务场景。不过到目前为止,分布式数据库还没有表现出对复杂的机制高并发场景的完全把控能力,因此针对这样的场景,应用及应用架构上的优化依然十分重要。

本文地址:http://www.bzve.cn/html/05b259996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文章

全站热门

电脑更新后出现错误,如何解决?(应对电脑更新错误的实用指南)

问题复制代码代码如下:原因可选方案:在终端中安装 7Zip复制代码代码如下:sudo apt-get install p7zip-full注意:在Ubuntu中,你会发现有3个7zip包:p7zip,p7zip-full 和 p7zip-rar。p7zip和p7zip-full的区别在于,p7zip是一个更轻量化的版本,仅仅提供了对 .7z 和 .7za 文件的支持,而完整版则提供了对更多(用于音频文件等的) 7z 压缩算法的支持。对于 p7zip-rar,它除了对 7z 文件的支持外,也提供了对 .rar 文件的支持。事实上,相同的错误也会发生在Ubuntu中的RAR文件身上。解决方案也一样,安装正确的程序即可。

决斗链接电脑认证错误的解决方法(解决决斗链接电脑认证错误的有效途径)

电脑小程序错误码及解决方法(深入了解常见电脑小程序错误码,轻松解决问题)

解决电脑关机显示脚本页码错误的方法(修复脚本页码错误,让电脑正常关机)

图解演示环境版本:本机系统: WIN7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 8 (英文版)安装目标:Ubuntu Desktop 12.04 LTS  (请点击这里)先下载好iso镜像文件详细过程图解:0. 初始画面,点击“Create a New Virtual Machine”(左上Ubuntu为本人已有开发环境机,请忽略)1. 点击“Custom(自定义)”2. 无需选择,直接Next(上面是选Workstation版本的兼容性的,这里默认为当前版本8.0,之前版本的不同在于Limitations(局限),如内存更少,不支持HD Audio等)3. 选择“I will install the operating system later”这里无严格要求的同学,是可以选择第二项“Installer disc image file (ios)”的,之后会VMware会自动得知你的iso是Linux(Ubuntu),只要求你输入Full name,和用户名密码等简单的用户设定,但是这是一个Easy install,如VMware原文所说“When the New Virtual Wizard detects an operating system that supports Easy Install, the wizard prompts you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 guest operating system. After the virtual machine is created, the guest operating system installation is automated and VMware Tools is installed.” 我觉得是因为这个OS的自动安装,不完全,导致一些核心命令无法使用、无反应等一些问题。所以有更高要求的同学,不能选这项,需要完全、自定义的安装。4. 在Version下选择“Ubuntu”,注:64位Ubuntu需要选下面那个“Ubuntu 64-bit”5. 设置虚拟机名称(即每次启动VMware左上方显示的名字),之后选择你想的在WIN7里的安装路径(默认在C盘,很不方便)。6. Number of processors(处理器个数)选择为2我是i7处理器,配置较好无压力的,感觉双核比单核好一些(假如没用VMware不会这么设计,但是对于更多的,没必要),下面那个应该没必要选,有非常懂的同学,请留言赐教。7. 内存大小选择,使用自动推荐的1G内存(本机内存8G)。同学们在虚拟机里,应该不会跑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程序,内存大不等于快,而是更多的数据放在内存里而非硬盘里,对于内存消耗大的程序、系统会变快。去年做本科毕设的时候,调整过虚拟机的内存从1G为2G,结果竟然变慢了,应该是外面WIN7被占用了的问题。8. Network Type网络类型选择,本次选择默认的“NAT”注:这里有一点本人经历的非常重要需要说明,使用“NAT”的话,需要外面的WIN7使用一根线连接上网,才能在Ubuntu里上网(如同Ubuntu是你的真正OS的感觉,不需要手工配置任何IP信息),不能默认使用无线连接。这点对有些笔记本同学可能会造成麻烦。当然不是说不能通过手动配置IP相关解决,但是为了避免每次都配置的麻烦,请直接使用“bridged”桥接手动配置。9. 默认即可,直接“Next”10. 默认即可,直接“Next”第三项为直接划分硬盘给该虚拟机使用,意思应为绕过WIN7的那个文件夹管理,直接给虚拟机只用一块硬盘空间,有高级需要的同学可以选择。所以,注:默认的那个可以轻松实现copy,move,当你想拷给另外一个人,或者换机器的时候。11. 磁盘选择,默认即可,直接“Next”12. 选择“Store virtual disk as a single file”上面那个方框,是说现在就立即分20G给这个虚拟机,假如不够,还是会一点一点随着你的使用增加(跟不选一样)。假如同时没有很多个虚拟机装在WIN7上,或者硬盘空间太大又不放东西,可选。13. 虚拟机文件的存放地址,选个D盘的位置就行了。14. 点击“Finish”,完成了虚拟机的配置工作这里点击“Customize Hardware”的话,有机会对前面不满意的虚拟机硬件设置(处理器个数,内存大小等)重新设置,所以前面不满意的同学,不用点cancel重来,实际上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也是可以随时改变虚拟机的配置的,这点不用担心。15. 完成后,可以看到左上角多出了“Ubuntu 12.04”,先别急着Power on,还没装ubuntu呢。。。点击“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16. 在弹出的settings里,点击“CD/DVD(IDE)”,然后在右侧点击“Use ISO image file”,再选择你开始下载好的Ubuntu 12.04的iso镜像文件的路径然后点“OK”。17. 启动虚拟机,即点击step 15里的“Power on this virtual machine”,之后Ubuntu 12.04开始了安装,先选择语言,然后点击“Install Ubuntu”18. 假如选择“Download updates while installing”为安装过程直接安装最近的更新,假如选择“Install this third-party software”为安装第三方软件19. 选择“Something else”,将要对虚拟机的20G硬盘做手动分区20. 点击“New Partation Table”(新建分区表)21.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Contunie”22. 选中新出现的“free space”(空闲空间),点击“Add”23. 注意下图中的“Primary”,“Beginning”, “Ext4 ...”均为默认,不需要修改;数字为大小,以MB为单位(注:不用追求1024凑整,硬盘实际上是凑不整的。。。),这里选择10000=10G;最后的“Mount point(挂载点)”下拉列表中,选中“/”,完成该步,点“OK”注意:“/ ” 建议大小在5GB以上。(根据关于“Ubuntu手动分区”的多个相关文章一致得来)非常注意:本人上次弄了个6G,结果进去下libraries,一下就满了,那叫一个悲剧!所以,同学们千万别抱着“5G以上”来想,ubuntu应该自己就占了4、5G,不想悲剧的同学至少8G以上吧,20G确实不大,但是假如打算长期的同学,应该不会使用虚拟机了,20G跑程序,绰绰有余,等喜欢了熟悉了,再来个真的吧。24. 再次选中“free space”(同step 22图中),点击“Add”;注意下图中“Logical”,“Beginning”均为默认,大小选择1000(1G);在Use as的下拉列表中选择“swap area”,注:最后的下拉列表为灰色,意为swap area不用选择挂载点;完成该步,点“OK”注意:“swap area” 即交换分区,建议大小是物理内存的1~2倍。(根据关于“Ubuntu手动分区”的多个相关文章一致得来)不需要太大,1G足以。25. 再次选中“free space”(同step 22图中),点击“Add”;注意下图中“Logical”,“Beginning”, “Ext4 ...”均为默认;注:大小选择也为默认,即所有的剩余空间;最后的“Mount point”下拉列表中,选中“/home”;完成该步,点“OK”注意:“/home” 存放普通用户的数据,是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建议大小为剩下的空间。(根据关于“Ubuntu手动分区”的多个相关文章一致得来)注:三个分区的顺序不要变,因为/home在最后便于默认选择“剩余的空间”,避免手工分配。26. 至此,所有分区工作已经完成,如下图所示。注:假如不满意可以点击“Revert(还原)”来重新分区,直到满意和准确无误为止。假如感到满意,点击“Install Now”注:上图为悲剧图,6G的/是不够的,这个图没有更新,仅供参考,不比看数字。27. 选择你所在的时区,自动调整时间,夏令时什么的手动调不方便,之后都点击“Continue”以继续28. 键盘选择US,一般国内买的电脑都是这样的,可根据情况自己选择29. Ubuntu的个人设置,根据自己需要填写用户名密码等30. 最后安装完成,点击“Restart Now”重启Ubuntu即可31. 停止在如下画面,按“回车”即可至此,全部安装过程完毕,我们可以进入到Ubuntu 12.04的桌面工作了。一定要注意:由于未使用自动安装,所以现在我们的虚拟机不含有VM Tools,导致无法全屏虚拟机等等问题,需要安装VM tools,详情请搜索即可。

Ubuntu 和Windows操作系统间可以通过创建共享目录,来进行数据、文件等资源的共享、读写等操作。下面介绍下如何实现在Ubuntu下创建共享目录,然后在windows 下进行该文件夹的访问和读写。Ubuntu安装Samba工具1、进入Ubuntu主界面,双击“Ubuntu 软件中心”(Ubuntu Software Center)2、在搜索输入框中输入“Samba”进行搜索。3、选中下图所示软件项,点击安装按钮进行安装。(注意,我已安装,所以看到的是移除-Remove按钮)创建共享文件夹并设置访问属性1、本文以Home目录进行事例讲解,所以先进入Home目录, 鼠标右键新建一个文件夹。2、命名该文件夹(ShareFolder)后右键该文件夹,在快捷菜单中点击属性(Properties)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局域网共享(Local Network Share)一项4、开启所有列出项功能 - 分享,允许创建、删除、允许游客访问,点击创建分享(Create Share)。5、在权限确认对话框中选择自动添加权限,然后点击close关闭对话框即可。测试访问共享目录进行读写操作1、在ShareFolder中新建一个测试文件,以供访问测试使用2、进入Windows系统,打开文件夹或我的电脑,在地址栏中输入你的Ubuntu IP地址,然后点击回车键即可进入Ubuntu共享目录。3、双击ShareFolder, 即可看到前几部创建的test文件4、右键该文件,可以看到该文件支持读写操作。

ubuntu系统网络配置ubuntu系统默认root用户是不能登录的,密码也是空的。为方便大家使用,脚本网站特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图文并茂的不得不承认,Ubuntu系统的网络设置是楼主见过的最简洁明了的。假如你用过Win7,再和Ubuntu一比,相形见绌。那么,本文就介绍一下Ubuntu系统下的网络设置吧(楼主的大本Acer用的是linux deepin 11.06)。一.有线连接二.无线连接三.移动宽带四.VPN五.DSL这个可是重点喔,有些有线连接需要DSL(也就是ADSL)进行拨号上网。不过,筒子们放心,设置也是非常简单。只需新建,输入你的账户和密码就行了。连接时,先连有线,然后再点击设置好的DSL就行了。上述就是五种基本的网络设置方法,当然,某些学校等机构用的是锐捷客户端进行连接,使用Mentohust(终端客户端)或者Birl(图形客户端)就行了。筒子们自行搜索下载,推荐使用Birl。以下是下载链接https://launchpad.net/~linux-deepin-team/+archive/linux-deepin/+sourcepub/1958093/+listing-archive-extra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滇ICP备2023006006号-39